近年来,我市全面强化乡村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建设,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文化阵地建设不断加强,文艺精品创作成果丰硕。深入基层调研发现,当前我市的村级文化设施建设管理方面存在重硬件、轻软件,重建设、轻管理等问题。
建议:加大对基层公共文化设施的管理力度,根据区位和人口密度合理配置文化设施,提高基层公共文化设施的利用率;创新机制,招聘文化专业人才,建立乡土文艺人才库,壮大基层公共文化服务队伍;丰富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内容,针对不同人群的文化消费需求,开展“菜单式”“订单式”服务;充分挖掘利用民间文化资源,突出特色,发挥基层文化机构作用,培育一批文化名镇、名村、名品;完善公共文化服务投入保障机制,将群众性文化活动补助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将乡镇综合文化站、村(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和农家书屋的管理、维护、运行经费等纳入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资金,同时,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加强对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持续投入,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和民间资本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使之成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投入的有益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