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是培养大国工匠、能工巧匠、高技能人才的主阵地。市十六届人大五次会议期间,市人大代表、阳泉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前教育系声乐教师刘璇提出了“加强统筹整合资源,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建议。
作为一名高职院校的教师,刘璇一直关心关注我市职业教育的发展。我市职业教育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现有职业院校11所。多年来,我市加强组织领导,深入实施职教强市战略,健全职教体系,扩大学校规模,深化校企合作,不断提升职业教育办学质量和水平。全市职业教育发展有序推进、成效明显,但也存在中职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普遍较差,职业教育服务地方产业能力不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程度不够深入等突出问题。“推进职业教育质量提升工程和产教融合赋能行动,强化校企合作,优化育人模式,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政府工作报告中就职业教育发展作出安排部署,这给了教育工作者以鼓舞,令刘璇倍感振奋。
为推动我市职业教育产业需求精准化、培养路径贯通化、社会地位平等化,实现职业教育从“兜底教育”转向“优质选择”,刘璇建议:一要强化顶层设计,推动地方立法与政策保障,从立法层面明确政府、行业、企业、学校的权责,为产教融合发展提供政策支持。二要聚焦产业需求,建立动态匹配机制,构建“一链一策”职教体系。三要打造“职教综合体”试点,整合院校、企业、科研机构资源,实现龙头产业与职业人才培养优势互补、共同发展。(薄红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