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建设和人大履职工作,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只有深度融合、同向发力,才能发挥整体效能。这已经成为市人大常委会在党建工作探索实践中坚定不移的共识。近年来,市人大常委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强党建保落实、抓党建促业务,以高质量党建领航新时代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

  把牢方向:强化政治引领力

  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理论上清醒,政治上坚定,行动上才能自觉。市人大常委会始终把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排在“第一议题”,推动常委会组成人员、人大代表、机关干部职工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任建华为机关全体党员、干部职工讲授了题为《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助力全市高质量转型发展》的专题党课。常委会党组成员、机关党组成员和副秘书长也围绕各自的工作领域进行了专题授课。市人大常委会牵头撰写的《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调研报告》作为我市优秀调研报告,向省主题教育办公室进行了推荐。

  市人大常委会从严履行政治责任,坚持重要工作、重大问题、重大事项等及时向市委请示报告。围绕深入贯彻中央人大、省委人大及市委人大工作会议精神,协助市委出台《贯彻落实市委人大工作会议重点任务分工方案》,明确54项具体任务。主动汇报人大工作进展,确保与市委思想同心、目标同向、工作同力、落实同步。

  市人大常委会坚持以学促干,重实效、强实干、抓落实,常委会主任会议成员坚持深入基层,一线推动,圆满完成了市委交办的领题调研、大气污染治理、重点工程项目和食品药品安全包联、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督导、督查和考核等重点任务,把对党的忠诚写进了助力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的实践中,为我市高质量发展贡献人大力量。

  深度融合:强化协作推动力

  市人大常委会党组深化“党建+”模式,把党建与立法、监督、代表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在把握大局中找准工作大方向,在服务大局中找准履职切入点,谋深谋实、积极作为。

  推进党建与中心工作有效融。紧扣市委“14510”总体思路和部署,依法作出支持和保障山西中部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决定,出台了全国首部设区市智能网联汽车管理地方性法规《阳泉市智能网联汽车管理办法》,赋能智能网联汽车健康发展。

  推进党建与履职行权全面融。“党建+立法”,制定了五年立法规划,修订了《阳泉市地方立法条例》,制定了7部地方性法规。“党建+监督”,督促政府相关部门加强国有资本收益监管,推动清收入库历年国有股利1.88亿元。“党建+决定”,作出重大事项决议、决定20多项。“党建+任免”,认真落实市委人事安排部署,依法任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129人次。“党建+代表工作”,制定出台了《阳泉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开展“模范型”人大代表联络站点创建工作的实施方案》等5项制度规范,充分调动代表履职的积极性,规范代表履职行为。

  推进党建与强化机关服务保障能力结合融。进一步提升办文办会办事水平,修订人代会会议、常委会会议、主任会议3个工作规程,完善常委会组成人员守则。严格落实意识形态主体责任,办好微信公众号和刊物,坚决守好“责任田”。2023年,市人大常委会荣获《人民代表报》宣传发行工作一等奖。

  丰富载体:强化实践创新力

  2022年,市人大常委会机关被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等四部委授予了节约型机关的荣誉称号;同年,被省文明办表彰为山西省文明单位标兵。在2023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中,市人大常委会党建、发展、专项任务获得了三项优秀。这些成绩的背后,是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及机关党组按照政治功能强、支部班子强、党员队伍强、作用发挥强的标准,持续加强机关党建工作的缩影。

  打造人大党建品牌。组织开展“重温阳泉记忆、赓续红色血脉”等系列主题党日活动,举办了“喜迎二十大、人大心向党”全市人大代表诗书画影作品大赛等活动,精心打造市人大常委会“党建引领·履职为民”党建特色品牌。

  推进党建阵地建设。一是建成了“一中心四室”,成为机关党员干部党性教育的新载体、理论学习的新课堂。二是夯实代表联络站(点)建设,开展了“代表进站入点听民情解民忧”主题活动和“14133+代表联络站”活动,进一步在动起来、活起来、实起来上用力。三是全面优化宣传阵地“一网一刊一号”,建好主阵地、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四是打造机关文化墙,增强人大机关干部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组织开展主题活动。推行“政治生日”制度,每逢党员“政治生日”,开展赠送一份“政治生日”礼物、重温一次入党誓词等活动。组织开展荣退仪式,切实增强干部退休的荣誉感、仪式感、归属感,激发退休干部发挥余热做贡献的政治热情。

  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市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率先垂范,带头围绕包联企业、营商环境等主动作为,统筹组织机关党员干部参与巡视巡察、环保督察、创卫、驻村帮扶、信访维稳、招商引资、扩大开放等全市中心工作一线锻炼,组织党员干部参与义务献血、社区服务等志愿服务活动,受到市委的肯定和表彰。

  风清气正:强化作风保障力

  “兴清廉之风,树浩然之气”“仰不愧天、俯不愧人、内不愧心”……走进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办公场所,清廉宣传语随处可见,清廉机关建设氛围浓郁。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及机关党组认真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把牢“四个机关”定位要求,大力推进具有人大特色的“清廉机关”建设,打造让组织放心、代表信任、人民满意的清廉人大机关,激活人大工作“廉动力”。

  在2023年3月23日召开的2022年工作总结暨2023年工作安排部署会上,任建华要求将人大工作与全面从严治党暨清廉机关建设工作做到同研究、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不断把人大系统全面从严治党引向深入。常委会党组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领导核心作用,压紧压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把党组主体责任、党组书记第一责任、党组成员“一岗双责”统一联动起来,形成工作合力,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走深走实。

  坚持以案为鉴、以案促改,通过召开全面从严治党暨清廉机关建设工作会议、开展全面从严治党专题学习研讨、观看警示教育专题片、参观市党风廉政教育基地、与新入职人大干部廉政谈话等形式,不断拓展教育内容,提升警示教育效果。

  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全面深化清廉机关建设,大兴务实之风、弘扬清廉之风、养成俭朴之风,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营造了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党旗下,力量在凝聚,步履更铿锵。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突出党建引领,注重守正创新,努力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新时代地方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为奋力谱写更加出彩的中国式现代化阳泉篇章贡献人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