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优做绿传统产业。深入落实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任务,加快构建新型能源体系。煤炭产业扎实推进“四个一批”,加快玉泉、丰泰、坤宁煤矿转产,稳妥推进7座停缓建煤矿分类处置,再建成保安、圣天宝地、大贤等7座以上智能化矿井,煤炭先进产能占比保持在95%左右。电力产业聚焦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持续推动在役火电机组“三改联动”,争取阳光二期“上大压小”项目、盂县500千伏输变电工程取得实质性进展。加速晋能、国投、华润、大唐、龙源等新能源发电项目并网,推动10个集中式、11个分布式新能源项目尽早开工。加快推进上社抽水蓄能电站、迈联元储独立储能等一批项目,全力打造千万千瓦级多能互补、具有深度调峰能力的清洁能源供应基地。推动耐火、水泥、陶瓷等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大力推广绿色建筑和装配式建筑,通过技术改造,推进设备更新、数字赋能、产品迭代,延伸产业链条,优化产品结构,引导产业从中低端向高端迈进。
做大做强新兴产业。深入实施全产业链培育工程,全力构建“333”产业集群,打造新能源电池、铝镁精深加工、钙基材料3个100亿级产业集群,数字经济、节能环保、新型装备制造3个50亿级产业集群,精细化工、新型耐火、消费品3个20亿级产业集群,实现一年一变样、三年成规模、五年大突破,构建产业转型的“四梁八柱”。新能源电池产业聚焦锂电、钠电双赛道,推动中际诚航钛酸锂、中冀投锂离子负极材料项目投产达效,加快太行世纪动力储能两用电池、贝特瑞负极材料等项目建设,逐步补上产业链缺失环节。推广使用钠离子电池煤矿应急电源。铝镁精深加工产业稳定电解铝生产,推进设备升级改造,延伸开发附加值高的先进金属材料,推动首钢再生铝、康搏特钼棒等项目落地。钙基材料产业发挥资源优势,加快整合重组,规范开采利用,建设绿色矿山,推动龙头企业发展石灰精深加工,积极招引高端氧化钙、高比表氢氧化钙、纳米碳酸钙等项目,拓展冶金、塑料、环保等领域应用,延长产业链。节能环保产业用好国家大宗固废综合利用示范基地“金字招牌”,加快弘盛益通、中科泓源、大地海科等资源循环利用项目投产,扩大废钢、废铝、废旧汽车、家电、电池等回收利用规模。新型装备制造产业重点围绕煤机装备、泵阀制造等方向,推动高端化、智能化、服务化、绿色化发展,加快郊区高端农机装备制造产业园、京缆线缆智能化生产基地等项目建设。消费品产业推动凯王压密、厨卫生产基地等项目投产,积极培育砂陶、电子消费品、中药材加工、特色食品、铝制品、家居建材等6大消费品产业,加快构建消费品工业发展新体系。同时,抢位布局未来产业,密切跟踪“人工智能+”,促进低空经济发展,布局绿色氢能产业。今年,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先进金属材料产业、先进装备制造业、新能源装备制造业、新型钙基材料产业、精细化工新材料产业、新型节能环保材料产业等营收增速均达到10%以上。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推动龙头企业从单一生产制造转向“生产+服务”,积极发展服务型制造、定制设计、柔性制造,大力发展科技服务业,不断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加快发展现代金融业,丰富金融工具、产品、服务,畅通科技—产业—金融循环。谋划打造人力资源、软件与信息、通航服务等特色鲜明的服务业集聚区,构建产业大生态。
强化数智新城引领。着力“以数强基”,抢占智算制高点,推动百度云计算中心升级智算中心、云峰智算中心建成投运,加快未来智能算力一期、中商时维智算一期项目建设,打造全省智能算力产业示范基地。着力“以数聚产”,依托中电数字经济产业园、智创城7号等载体,壮大信创、智能终端、智能制造、数据处理等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加快博彦数据标注二期建设,引入更多数据服务企业。积极争取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试点政策,推进产业链上游智能终端落地。谋划人工智能训练基地、数据采集工厂建设,搭建数据要素体系。着力“以数增效”,抓好“一园区一中心”建设,强化“5G+工业互联网”在煤炭、电力、装备制造、耐火等领域示范应用,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普及应用,继续建设一批智慧矿山、智慧农业、智慧文旅项目,打造产业数字化转型标杆。着力“以数治城”,拓展“城市大脑”平台功能,推进智慧城管、教育、医疗、交通等场景开放及示范应用建设,促进DeepSeek等AI技术在各领域的创新应用。制定公共数据授权、数据管理等制度,不断完善数字生态。数字经济规模增长16%以上,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长11%以上。
统筹推进综改区和“一谷三园”建设。落实综改区“四高一全”重点任务,深化“三化三制”改革,培育壮大1-2个新质生产力特色产业集群。建立“一带二”开发区联动发展机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实施“三个一批”项目提质增效和“三未”项目攻坚行动,以“三率”“三度”为重点,强统筹、增绩效,提升开发区整体能级。推动“晋创谷·阳泉”强势起步,构建四链融合创新平台,打造链接京津冀创新资源先行区、先进成果转化示范区和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建好徐明岗院士工作站,建设山西省土壤健康智慧农业示范基地。绿电园区加快推进源网荷储一体化示范项目建设,吸引绿电需求项目,全力打造低碳园区、零碳园区。消费品特色园区重点打造高新区家电、郊区厨卫、平定县生活日用陶瓷、盂县家居板材消费品园区,着力引进培育头部企业、骨干企业、中小企业。国际合作园区探索飞地片区等模式,积极开展跨境协作。
各位代表,高质量发展是硬道理。我们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一手抓稳住经济基本盘,一手抓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以“五个融合”为牵引,全力扬优势、建平台、强链条、抓集聚,加快打造“2+4+N”现代化产业体系,努力蹚出一条具有阳泉特色的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