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定经济技术开发区
益智鹏宝沃特透水砖生产线
红岩岭风景区旅游公路
平定县扶贫产业园
娘子关镇河北村环境整治有序推进
岔口乡大前村健身步道
紫砂行业职工劳动技能竞赛
2019年工作回顾
2019年,平定县“干”字当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贯彻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团结带领全县广大干部群众攻坚克难、真抓实干,推动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和党的建设取得了新进展新成效。
经济稳中有进,进中提质。平定县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3.3%;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8.1%,2018、2019年连续两年位居全市县区首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7.8%,城乡居民收入同比分别增长6.8%和9.3%,全市排名第二;外贸进出口逆势上扬,同比增长44.78%。
产业转型迈出坚实步伐。煤炭工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持续下降,新兴产业增长13.80%,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52.68%。坚持项目为王,全员招商,2019年签约项目21个,新能源、新材料、现代物流等领域一批具有牵引性的产业项目落地开工或建成投产。
发展动力和活力得到增强。2019年,平定县深化与阳煤集团战略合作。中能建投100兆瓦风电成为全省首个核准类试行承诺制管理项目。阳煤气凝胶实现当年开工、当年投产。全面实行“一枚印章管审批”。出台36条措施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培育“小升规”企业14个,全县规上企业达到68个。紫砂产业蓬勃发展,累计培训22期1700余人次,发展紫砂企业、工作室74个,带动直接就业550余人。
农业农村实现新发展。培育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和旅游扶贫示范村10个,改造农村户厕2255座。发展特色优势农业,推动品牌建设,新申报无公害农产品32个、绿色农产品2个。有机旱作薯类种植示范区达到1.05万亩。鑫生园、远鹏两家企业均达到部级标准化养殖示范场,乾丰等5家企业获省级龙头企业称号。
城市建设水平明显提升。以创卫、创文为契机,实施基础设施工程。新建改造城市道路8.76公里。新增和改造各类管网103.04公里,新增城市绿化面积2万平方米。新民街、南川河景观路等一批道路建设和停车场、绿地、小游园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宪法广场、枫景苑建成并投入使用。
城乡交通条件明显改善。全面推开太行山一号国家观光旅游公路平定段、“四好农村路”等重点工程。建设完成“四好农村路”188公里,建成“太行山一号”旅游公路49.4公里,红育到七亘旅游公路主线开工建设。304个建制村通硬化(油)路全覆盖。
民生持续改善。2019年,平定县民生支出达到22.13亿元,占到财政总支出的83.32%。就业、社保、教育、医疗、卫生等各项事业都取得了新的进步。农村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改扩建、医保提标、老年人关爱工程等14项为民实事全面完成。三大攻坚战取得阶段性成效。冬季清洁取暖工程完成2.1万户,超额完成市下达任务。
推动党的建设迈上新台阶。精心组织开展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活动,持续深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贯彻工作,深入推进正风肃纪和反腐败斗争,全面加强“三基建设”,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为推动平定县改革发展稳定提供了坚强保证。
2020年经济工作总要求
按照中央和省委、市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坚持转型为纲、项目为王、改革为要、创新为上,坚持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崛起、高标准保护、高品质生活,全面提升开发区承载能力,加快工业转型升级步伐,持续推动工业强县,统筹抓好一二三产发展,持续推动三次产业上规模、上档次、提质量,持续推动城乡面貌改善,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各项工作,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确保“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确保平定县与全国、全省、全市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平定县对今年经济增长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6%;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6%和6.5%以上;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5%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各类约束性指标要不折不扣完成省、市下达的任务要求。
今年重点做好“十个方面”工作
(一)全力推进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工作
项目是转型发展的硬支撑。2020年,平定县坚持转型为纲、项目为王,把转型项目建设与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打造结合起来,集中精力抓好84个重点项目,特别是阳煤中试、中催、新能源,新睿磁材、星火恒源氧化钙、益智透水砖、永吉地板砖、中能建投100MW风电、娘子关全域旅游开发、综合物流产业园等10个标杆项目。各相关部门精准服务,为加快项目建设尽可能创造有利条件。
同时,全县坚持“在建项目抓投产、落地项目抓进度、签约项目抓落地、洽谈项目抓签约”的工作思路,强化前期项目与省市协调,成熟项目抓紧跟踪对接,对所有项目制定详细的时间表、路线图、责任书,强化指导,主动服务,推动项目落地开工、建成投产、达产达效招商引资是项目建设的源头活水。平定县按照“首位产业+优势产业+关联产业”的思路,推动县、乡、村三级全员招商,一、二、三产全产业招商,发挥开发区和商务局主阵地、主力军作用,坚持“走出去”招商和“引进来”洽谈并重,组建专业队伍,瞄准重点区域、发达地区等,开展驻点招商、小分队招商;围绕全县确定的产业转型方向,强化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进一步拓展上下游产业链,邀请相关上下游企业来平定洽谈,寻找合作机会。继续健全完善信息收集、甄别筛查、跟踪对接等行之有效的招商工作机制,通过政府搭台、企业家引荐等多种途径和方法,进一步拓展招商线索,提升实效。
(二)全面做好项目开复工和企业复工复产协调服务工作
2020年,平定县严格精准落实疫情防控各项措施要求,督促指导各复工复产企业要从严落实主体责任,强化内部管控,安全有序开展生产经营。严格落实县级领导包保责任制和专班负责制,落实重点项目开复工名单、时限、问题、包保“四个清单”,坚持日跟踪、周调度动态管理。加快项目审批和前期准备,对具备开复工条件的项目,全面落实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尽快启动开复工;对暂不具备开复工条件的,加快项目前期工作,认真落实各项政策措施。县级领导带头入企开展服务,积极帮助企业协调解决问题。
(三)推动农业提质增效和乡村全面振兴
今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平定县进一步强化“军令状”“交总账”意识,紧盯脱贫监测户和边缘户,针对性抓好帮扶提升。通过政府性工程拿出一定岗位,确保贫困劳动力稳定增收。在鹊山扶贫产业园开工建设现代农产品加工园,让搬迁贫困群众就地就近就业、稳定增收;对没有劳动能力的特殊贫困人口,强化兜底保障。同时,严肃驻村帮扶工作纪律,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无缝对接。
乡村振兴,产业是基础。特色优势方面,平定县做大做强三大产业,巩固提升特色产业基地。建设10000亩的高标准有机旱作农业种植基地,积极创建省级有机旱作农业示范县。绿色品牌方面,抓好“一园一区一中心,五大产业联合体”建设,打造鹊山农产品加工产业园;推动晋婆婆、四通祥、鑫生源等核心企业上档升级,进一步提升张庄和锁簧省级产业融合示范先导区建设水平;新建平定县品牌农产品运营中心;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合作社扩规模,树品牌。加大“三品一标”认证力度,推动半沟红薯和艾草产品创建功能性农产品和区域公用品牌。
(四)推动全域旅游实现破题
平定县围绕三年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县的总体目标,按照“六片三线”、50个骨干村的总体打造思路和“龙头带动,以点带面”的片区打造思路,推动全域旅游一年破题、二年成型、三年完善。通过3年努力,建成6个特色的旅游片区,打造3条特色线路。按照“七统一”的标准打造50个全域旅游骨干村。到2022年底,通过124公里的平定段太行山旅游公路主线,把50个骨干村全部串起来,打造小循环线路,建成游客集散中心、四星级酒店,形成娘子关5A级、固关4A级、红岩岭等3个3A级旅游景区为引领,年接待游客达到200万人次的全域旅游格局。
今年,重点完成娘子关国家4A级景区创建和申报,规划出台《全域旅游示范县三年行动计划》,集中力量打造首批20个旅游特色村,乱流到娘子关1条精品旅游线路;抓好旅游集散中心、旅游标识标牌等基础工作;基本贯通岔口、娘子关、东回三个乡镇旅游公路;策划举办一批有分量、有创意的品牌文化旅游活动,做好对外宣传推介。
(五)统筹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今后一段时期,平定县将围绕“一核、两城、三基、四区”的工作布局,加快完善路网、绿化、配套管网等三方面的基础设施,有序推进实施县医院、前社、三岔口、杨家沟四个片区的综合开发和改造。同时,西部新城重点启动文化综合体建设和周边路网的配套建设,旧城着力在“城市修补、环境修复”上下功夫,进一步改善市容市貌、交通秩序、环境质量。
坚决打赢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硬仗,高标准完成三年行动“三片三线”百村示范创建任务。今年,平定县高起点规划和打造娘子关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片区,将建设30个人居环境提升村和6个市级示范村,完善207国道沿线小游园绿化和村庄环境美化。建立农村垃圾收运处理体系,探索政府购买服务,开展垃圾治理行动,提高收运管理水平。实施南川河生态治理工程,梯次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因地制宜推行不同的改厕模式,争取完成厕所改造不少于3000座,推动城中村旱厕全部清零。
狠抓城乡道路建设,补齐基础设施建设短板。集中实施一批城乡道路、农村饮水安全等基础设施工程。加快冠山广聂路、冶西中心镇区路以及开发区新区主干线建设。做好国道307、207改线征地拆迁工作。用好用活资金,打造精品“农村四好路”。推进规模化供水工程建设,加快城乡供水一体化。
(六)加快发展和提升紫砂产业
今年,平定县创新思路抓作坊、抓培训,抓产业集聚、抓创新发展、抓宣传推介,力争紫砂产业发展有更大突破。发展作坊方面,鼓励引导和支持一批企业投资建设标准化紫砂作坊、办练泥公司,力争新发展100家左右。培训方面,平定职高要办好紫砂专业,与阳泉市职业技术学院以及省内外工艺美术院校开展合作,选送一批优秀紫砂人才外出培训,同时积极组织第三届紫砂行业职工劳动技能竞赛,评选一批紫砂大师和带头人。
产业集聚方面,集中力量在重点区域,谋划打造3个以上大型作坊集聚区,把近年培训的优秀学员集聚起来。今后培训将向集聚区倾斜,补贴要向集聚区倾斜,为下一步走进千家万户奠定基础。创新发展方面,推动紫砂、砂器、陶瓷产业走创新融合、园区化发展之路。宣传推介方面,积极举办第四届“中国紫砂南宜兴·北平定”高层研讨会,积极申报“中国砂都”,努力发展功能性食器;推动紫砂进景区,设立作坊和网点,让游客现场体验、产品现场售卖。
(七)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聚焦群众在就业、教育、医疗、居住、养老等方面的热点难点问题,集中力量兴办一批惠民实事。推进“人人持证、技能社会”建设,实施全民技能提升工程。优化中小学布局,改善办学条件。深化县医疗集团改革,推动与省内外三甲医院、专科联盟、远程医疗深度合作,让群众在县域内能享受到优质医疗服务。提高公共卫生应急处置能力水平。启动中医院新建,完成足球场地建设。做好特殊群体兜底保障。
实施群众文化惠民工程,丰富群众性文化活动。组建专班深入村社基层,抢救性整理和挖掘反映古州的悠久历史、商业文化和名人轶事,讲好平定故事。
(八)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改革是加快转型发展的关键一招。开发区作为改革重头戏,今年将在深化和阳煤集团、阳光电厂等大型国企的战略合作上有新突破;在引进社会资本,参与平台打造、标准厂房、变电站和道路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有新突破;在深化“三制三化”改革,用足用活政策,盘活老旧厂房和闲置土地方面有新突破。积极创优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服务,做实用好“12345”政务热线。大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大力开展能源革命综合试点工作,积极完成国资国企改革工作,积极健全治理体系。
此外,平定县将主动融入大势,扩大对外开放。鼓励和支持更多的企业“走出去”和“引进来”。组织各级干部、本土企业家更多地走出去。积极引进一批高端人才和创新团队,吸纳一批“候鸟型”人才服务全县发展。
(九)进一步抓好底线工作
今年,平定县增强忧患意识,强化底线思维,从严从实做好各项底线工作,以更大的力度抓污染防治和修复保护。统筹开展“五水同治”,持续改善水源水质。加大生态修复力度,抓好重点工程。保持严厉打击私挖滥采高压态势,对破坏生态、污染环境行为零容忍。下大力抓环保督察整改,坚决防止各类问题死灰复燃。坚决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高度重视安全工作,强化对安全生产、森林防火、地质灾害等方面安全风险源的研判和管控,进一步提高防范和应对能力。继续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坚持开展“三零”活动,确保社会安全稳定。
(十)毫不放松抓实抓细疫情防控各项工作
平定县突出精准防控,把疫情影响降到最低。继续坚持交通卡口撤卡不撤防,加大对进京车辆、人员查控,强化对“四类人员”动态排查,强化重点单位管控,积极筹备医用物资等,抓好疫情防控工作,在省委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不忘初心,真抓实干,团结带领广大干部群众,不断开创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