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政府是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强化政务数据的整合、开放、共享,构建人机协同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集成应用系统,包含政府办公自动化、政府实时信息发布、各级政府、部门间的可视远程会议、公民随机网上查询政府信息等,以流程再造实现跨部门、跨系统、跨地域、跨层级的高效协同。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要创新行政方式,提高行政效能,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因此,在推动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过程中,数字政府的建设尤为重要。
目前,我市数字政府建设还存在以下问题:
体制机制尚未建立。仅仅依托大数据管理局统领全市数字政府建设难以实现有效支撑,跨部门、跨层级的协同工作机制还未建立。同时,我市数字政府建设的总体规划和配套实施方案,相关的管理运行机制、法规制度保障、安全运维策略和绩效考核机制还不健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政府数字化转型的步伐。
思想观念尚未转变。许多机关工作人员包括一些领导还未意识到数字政府建设是一场深刻的变革。他们往往认为数字政府建设就是简单的信息化项目建设,让信息部门作为主导力量去推动,导致建设碎片化。另外,还存在难以改变工作习惯、担心数据安全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数字政府建设的步伐。
数据共享平台建设缓慢。我市数据交换共享平台虽已启动建设,但难以满足各部门需求,多部门重复收集数据的现象仍然存在,使用范围上也主要限于机构内部,大量数据沉淀在各部门数据系统中。且数据资源收集共享的标准体系没有建立,增大了数据交换成本和难度。
网上政务服务能力有待提高。政府数字化转型的本质就是为市民提供更加便捷、优质、高效的互联网公共服务。但目前我市的网上政务服务能力较低,全程网办的事项很少,网上政务服务平台覆盖面和精细度有待提升,政务服务流程有待优化,政务应用范围有待拓展,线上线下融合及多渠道服务整合不充分。
建议:
加强数字政府建设顶层设计。数字政府建设是涉及部门多、范围广的一项系统工程,建议成立以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的数字政府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全局、通盘谋划,制定总体框架,明确各部门的数字化建设内容,加快推进政府数字化转型。
加快关键性政务平台建设。建立并完善能够覆盖全市、统一接入的城市政务大数据中心,完善政务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加快构建资源共享的政务信息资源体系。重点推进“领导驾驶舱”、互联网+环保、协同办公、视频会议等系统,继续建设完善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实现群众办事“网上办、就近办、马上办、一次办”。
推进政务信息资源整合共享。加大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力度,深入推动政务信息资源归集融合。加大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建设力度,构建全市一体化的共享交换体系,释放政务信息资源潜力,推动政务数据的共享发展,加快建设、完善统一的人口、法人、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宏观经济、电子证照和信用信息数据库。
持续提升网上政务服务能力。进一步深化“一枚印章管审批”改革,持续推进政务服务流程优化和再造,简化审批环节,减少申报材料,缩短办结时限,不断提升政务服务整体水平。推动政务服务线上线下融合,建立完善实体政务大厅、网上办事大厅自助终端、“泉好办”APP、12345政务服务热线等平台,加快政务服务向基层延伸,积极推进“一网一门一次”深度融合,打造线上线下功能互补的一体化政务服务新模式,最大限度地满足群众需求,着力提升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
强化网络和数据安全保障。坚持网络和数据安全与系统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运行”,按照“一朵云、一张网、一平台、一系统、一城墙”的总体要求,建立健全一系列规范体系和管理条例,确保安全。构建多层次安全保障体系,以保障网络数据安全、政务安全为首要目标,建设动态感知云平台,实时监控网络安全态势,建立安全应急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