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市经济结构不断优化,重点工业产品技术含量有所提高,农副产品升级换代和服务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实现了新发展。但依然高度依赖资源型产业、特别是煤炭产业的现实没有改变,“一产不强、二产不优、三产不新”结构性矛盾的现实也没有根本改变。
为此建议:一、建立、用足政府产业基金,在投向产业的方向、投向园区的方向上发挥好作用。二、开发区和园区建设要总体统筹,充分发挥产业聚集有效衔接、融合产业和城市发展的功能,实现园区专业化。三、工业产业布局须立足高新产业,在新能源和新材料上求突破。四、以山西(阳泉)国际陆港集团的成立为龙头,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带动现代服务升级。五、实现农业、文化和旅游产业的多方位融合,在大医院、大学校的外来引进上谋突破,打造服务业发展的新品牌。六、依托百度(阳泉)云计算中心,尽快建设和形成一到两个有示范效应的“互联网+”智慧产业园项目,实现信息产业上游生产和下游服务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