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抓好相关政策落实,充分发挥政府效能
我市要严格贯彻落实降低企业成本的相关文件精神,尽快出台相关配套政策,突出政策措施的普惠性和差别化,切实解决好国家、省级政策方针落实到位“最后一里路”问题,抓好制度落实,明确责任单位,压实责任、加大问责,确保制度执行到位、政策效能充分发挥。
二、以进一步深化简政放权为核心,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
经过数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我市已取消、下放、集中整合了一大批行政审批事项,改革效果显著。然而,一些部门还保留着含金量高的审批权力,放权仍不到位,一些事项改革还只是原则性规定,需要细化等等。这些都影响了市场环境,干扰和妨碍企业经营生产,增加了企业在注册、审批和市场准入上的制度性交易成本。相关部门要进一步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积极稳妥推进财税、金融等领域体制机制改革,加快推进资源要素市场化改革,降低供给成本、提高供给效率,建设有利于企业降低成本和健康发展的制度环境。
三、以清理规范税费为抓手,降低企业税费成本
当前,我市整体的税费负担依然较重,不利于企业经营,需要清理规范。相关部门要结合分税制改革进程,努力降低企业税负。密切关注税制改革的动态和走向,运用好当前分税制下地方政府的征税权力,积极争取国税的优惠,设计规划下调地方税的税率。同时,全面推进营改增试点扩围,认真落实税费优惠政策,加大对有利于促进结构调整、科技创新、保障民生等方面的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的税收支持。此外,要按照国家统一部署,进一步落实好涉企政府性基金和行政事业性收费的清理规范工作并及时公布收费目录清单。
四、以优化“五险一金”为重心,降低企业人工成本
在企业经营成本中,当前人工成本越来越高,其中以“五险一金”问题最为突出。经过合理下调,我市当前的“五险一金”缴费率已有所优化,但仍有进一步优化的空间。相关部门要切实出台措施,降低企业社保缴费比例,采取综合措施补充资金缺口;完善住房公积金制度,规范和阶段性适当降低企业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完善最低工资调整机制,健全劳动力市场体系,适度降低企业应缴纳的险金总体费率。
五、以拓宽融资渠道为着力点,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在国家贷款利率和银行收费仍然较高的情况下,我市可考虑以拓宽融资渠道为着力点,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加大与全国各银行机构的战略合作,积极争取信贷投放和资金支持。加强与保险公司、资产公司、基金公司的沟通,扩大股权类、债权类和资管类资金在我市的投资。此外,应大力发展股权融资,扩大股票市场融资。推动符合条件的企业在主板、中小板、创业板上市和在“新三板”挂牌融资。要稳妥推进民营银行设立,发展中小金融机构,积极引导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支持符合条件的商业银行在县域发起设立村镇银行,促进融资担保机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