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5月,市肿瘤防治研究所诞生。2017年4月,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成立了阳泉市肿瘤防治研究所肿瘤医院,形成了肿瘤研究所、肿瘤医院、肿瘤防治办公室三位一体的肿瘤防治新格局。
一直以来,研究所全体职工牢记为人民服务宗旨,将全市肿瘤防治重任扛在肩上,把努力降低我市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治愈率作为奋斗目标,崇德敬业,创新奉献,走出了一条符合阳泉实际的具有肿瘤专科诊治特色的发展道路。今后,将充分发挥在健康宣教、早诊早治、肿瘤监测、专科诊治、肿瘤科研等方面的优势,努力打造以健康宣教、筛查、诊断、治疗、随访、康复为一体的肿瘤服务新模式,为我市肿瘤防控事业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监测癌情变化
为癌症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成立阳泉市肿瘤登记处,建立了市、县、乡(镇)、村4级肿瘤登记处1092个,实现全市覆盖,走在全省前列。掌握了我市癌症发病和死亡数据,为政府制定肿瘤防控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数据质量不断提高,并入选《全国肿瘤登记年报》,连续四年被国家癌症中心评为“全国优秀肿瘤登记处”。《山西省阳泉市恶性肿瘤发病与死亡分析》一文在《中国肿瘤》杂志上发表。
开展肿瘤筛查
早诊早治取得良好成效
2008年至2009年,承担城市妇女乳腺癌筛查19036例,发现乳腺癌9例;2009年到2014年承担农村妇女乳腺癌筛查15455例,发现乳腺癌11例,2010年至2018年承担农村上消化道癌筛查项目,累计筛查24000余例,查出早期癌271例,为国家、个人节省费用9000余万元,被国家卫计委专家组评为“优秀项目单位”。
规范诊断治疗
不断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在常见恶性肿瘤的诊断及治疗上,为我市及周边地区广大肿瘤患者提供了精心的诊疗服务,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很多诊疗工作在我市属于率先开展,并形成了多学科协作团队诊疗MDT模式。患者五年生存率大大提高,出现了许多生存10年、20年的“抗癌明星”。特别是在乳腺癌、消化道癌、肺癌等诊疗科研方面成效突出,三项临床科研成果分别获得省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及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加大科研力度
为肿瘤防治打下坚实基础
多年来,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肿瘤研究所国家重点实验室,合作承担“八五”、“九五”、“十五”、“十一五”、“十二五”、国家“八六三”科研项目,尤其是在食管癌遗传基因科研方面取得了多项科研成果。2017年,承担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重大慢性非传染病防控研究”重点专项《消化道恶性肿瘤高危人群识别及高危人群预防研究》。2018年,参加国家“十三五”重大专项(总理基金)《大气污染致肺癌等癌症归因风险与疾病负担研究》。近日又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上消化道癌的前瞻性多中心人群随机对照研究》。
加强健康教育
全民防癌意识不断提高
采取多种渠道、多种方式进行健康教育宣传。深入农村、社区、学校、机关等传播防癌知识,提高防癌意识。2017年以来,累计开展义诊宣传300余次,发放宣传资料3万余份,受益人群达18000余人次;连续24年主办4.15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活动;利用各种媒体进行了宣传;设立微信公众平台传播防癌知识,倡导健康生活,百姓参加早诊早治的积极性、主动性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