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访谈主题: 幸福养老
- 访谈日期: 2020年12月09日
- 访谈嘉宾: 市民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山西省民政工作专家库(第一批)专家翟建光
- 访谈简介: 我市于2005年进入老龄化社会,截至2019年底,全市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达到28.08万人,占总人口的21.25%。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养老事业发展,积极出台养老配套政策,逐年加大财政投入,全面放开养老市场、不断创新养老模式,通过公建民营、民办公助、运营补贴等多种形式,努力提高养老机构服务管理水平,逐步完善...

翟建光:?主持人好!网友大家好!??
主持人:目前我市养老服务需求越来越大,大力发展养老服务业是政府的工作重点,也是人民群众日益关心的社会热点。请您介绍一下人口老龄化的现状。??
翟建光:关于人口老龄化的问题,国际上通常的标准是,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占总人口的10%,或65岁以上的老年人占总人口的7%,就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进入了老龄化社会。我国2000年进入老龄化社会,我国2009年至2019年11年来,65岁以上的老龄人口增速加快,2019年,我国老年抚养比为19.6%,较2009年的11.6%增加了8%,老年抚养比呈加速增长趋势,可以预见,未来我国养老形势将会非常严峻。 ??
我市于2005年进入老龄化社会,截至2019年底,全市户籍总人口132.17万人(常住人口141.75万人)。其中,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28.08万人,占到总人口的21.25%;60至69周岁的老年人17.06万人,占到总人口的12.91%;70至79周岁的老年人7.74万人,占到总人口的5.86%;80至89周岁的老年人3.08万人,占到总人口的2.33%,9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0.19万人,占到总人口的0.14%。了解和掌握不同年龄段的老龄化率,对于研究养老服务发展、精准实施养老机构建设、科学配比财政资金支持、有序放开养老服务市场、加大养老人才培养等方面意义重大。??
主持人:目前我市养老服务业的发展又呈现什么状况呢???
翟建光:关于我市养老服务业的发展现状,我从三个方面回答:??
(一)我市养老机构的现状。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养老事业发展,逐步建立和完善了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目前,我市共有养老服务机构44个(市级公办2个,公建民营2个,乡镇敬老院25个,民办养老机构15个)、农村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541个、城镇社区养老设施29个,从业人员567人,拥有养老床位10446张,达到每千名老年人37.2张,超过了国家每千名老年人35张的要求。??
目前,正在建设的养老机构5个,分别是平定县、盂县、郊区、矿区社会福利中心项目,平定县东方颐养中心项目,建成后增加床位930张,能够提升县区的养老服务水平。
??
短片
翟建光:(二)我市出台的养老政策。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把养老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配套出台了多个符合我市养老发展的政策文件,逐年加大财政投入,全面放开养老市场,不断创新养老模式,通过公建民营、民办公助、运营补贴、贴息贷款等多种形式,吸引社会资本进军养老服务业,全市养老院服务质量明显提升。今年7月,市政府印发了《阳泉市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实施方案》,明确了我市推进养老服务的总体要求: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满足我市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多方面多层次养老服务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按照“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调节、兜底保障”的发展思路,大力发展养老产业,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参与,不断推进我市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
翟建光:(三)我市养老院的服务质量。一是不断提升从业人员的业务能力。三年来,市民政局累计培训民政助理员、养老院长、养老护理员、日间照料中心负责人970名,并颁发了资格证书。2018年至2020年共组织全市养老机构从业人员58名参加国家民政部、省民政厅举办的民政局长、养老院长、养老护理员培训,全面提升了养老队伍的专业化能力。二是大抓了养老院服务质量提升行动。从2017年开始,市民政局联合市卫健、消防、市市场监督管理等部门在全市养老机构中开展养老服务质量提升专项行动,通过安全隐患排查、改造消防设施、更换设施设备、划分照护区域、进行星级评定等多种措施,从115个方面加强了养老院的管理。四年来,全市养老机构的服务质量明显提升。
??
短片
主持人:《阳泉市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实施方案》提出当前我市养老服务的发展目标是“全面建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充分发展、医养康养有机结合,覆盖城乡、结构合理、规模适度、功能完善的养老服务体系”,请您谈谈我市在社区居家养老方面有什么举措???
翟建光:按照“9073”的养老格局,90%的老年人愿意居家养老、7%的老年人愿意社区养老、3%的老年人愿意机构养老,这是国家对老年人养老需求调查后得出的数据。当然,我市老年人的养老需求也是居家和社区。但是,由于我市老旧小区多,社区养老场地供给明显不足,严重制约了我市社区和居家养老发展,为进一步补齐短板,市县(区)两级民政部门主动作为,想方设法破解社区居家养老难题。??
一是瞄准养老短板,大力发展城镇社区养老幸福工程。我市城区阳坡垴社区嵌入式+居家养老服务项目是今年省政府“新建30个城镇社区养老幸福工程”之一,也是我市2020年民生实事之一,更是补齐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不足的破零项目。今年,市县两级民政部门针对我市社区养老场地供需矛盾突出、养老场地面积不达标的特点,因地制宜,开创了12345社区养老工作法,探索社区养老+服务,共启动了8个市级城市幸福工程养老项目。目前,城区金三角社区老年餐厅、滨河东社区老年餐厅、铝矾土矿社区老年餐厅、御康社区老年餐厅、盂县红楼社区老年餐厅、裕新苑社区老年餐厅全部开业,为社区老年人提供就餐服务和居家养老服务。??
二是出台政策支撑,全面发展我市城镇社区幸福养老。近期,市民政局起草的《关于支持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发展的实施意见》已报请市委、市政府,即将印发,该文件出台后,对破解我市社区居家养老难题,提供了更加强劲有力的政策支持。下一步,我们按照“政府提供场所、财政给予补贴、社会力量参与”的要求,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引导民营资本投资社区养老服务,深入推进城镇社区养老幸福工程向深度广度发展。我们鼓励有资质、有经验的养老运营团队主动承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项目,并按照市场化、专业化、品牌化连锁发展。?
?
短片
主持人:发展养老服务业不仅需要政府增加投入,也需要引导和鼓励民间资本参与。我市在引导和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发展养老服务业方面有什么优惠政策???
翟建光:按照“政府引导、社会参与、两轮驱动”的发展思路,通过公建民营、民办公助、运营补贴、贷款贴息等扶持政策,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养老服务业发展。目前,全市已有3所民办养老机构获得一次性建设补助、运营补贴和贷款贴息。??
2018年,我市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取消养老机构许可制度,实行市场主体投资养老服务“零门槛”。并明确了相关政策:2019年12月31日前在市场监管部门登记的营利性养老服务机构和民政部门登记的非营利性养老服务机构,2020年以后在行政审批局登记的养老服务机构,可以依法在其登记管理机关管辖范围内设立多个不具备法人资格的服务网点,实行品牌化、连锁化运营。申请设立养老服务类社会组织,直接向行政审批部门申请登记,行政审批部门要听取民政部门意见,或组织专家进行评估。相关部门要在15个工作日内以书面形式予以回复。行政审批部门登记注册后,及时将相关信息推送同级民政部门实施监管。??
我市支持新兴养老业态发展,对于养老服务机构以外的其他提供养老服务的主体(比如医院、养老培训机构、家政服务公司、中药艾灸、筋络疏通等小微企业),鼓励其依法办理法人登记并享受相关优惠政策。对外地来阳泉的投资者(含外资)举办养老服务项目与阳泉本地的投资者享受同等政策待遇,当地不得以任何理由加以限制。
??
短片
主持人:围绕农村老年群体,我市是如何开展养老服务的???
翟建光:我市共有特困人员5949人,其中农村5802人,城市147人。集中供养农村特困人员821人,分散供养4981人。农村特困床位1613张,入住人数821人,入住率50.9%。目前,我市有25个乡镇敬老院,541个农村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2017年以来,我市累计投入市级福彩公益金658万元,用于敬老院维修改造、设备购置和服务质量提升工程。同时,整治不合格乡镇敬老院,累计关闭3所入住10人以下、房屋简陋、设施陈旧、安全系数低、服务质量差的敬老院。我市农村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建设占比率位于全省前列。下一步,我们将积极探索农村养老新模式,通过整合农村养老资源、加大养老人才培训、在农村日间照料中心嵌入中医理疗、健康养生、文化养老等项目,逐步提升农村养老服务水平。同时,积极推进农村留守老年人关爱体系建设,通过数据采集掌握独居、空巢、留守老人的情况,探索建立定期巡访独居、空巢、留守老人的工作机制,主动提供关爱服务,防范和抵御意外风险。我们鼓励社会组织、志愿者队伍、慈善机构、基金会等组织积极参与农村留守老人“一帮一”关爱行动,为农村独居、空巢老年人提供爱心帮助。
?
短片
主持人:对经济困难老年群体,有什么关爱措施???
翟建光:?2016年,全面建立了经济困难的高龄和失能老年人补贴制度。2019年,省市政府将实施经济困难的高龄和失能老年人关爱行动纳入政府民生实事之一,全省对经济困难的高龄和失能老年人的两项补贴进行了提标,由原来的每人每月30元和60元分别提高到50元和100元。我市在财力紧张的情况下,市委市政府做出决定,在省定提标的基础上,对经济困难的高龄和失能老年人的补贴分别再提高5元和10元,达到每人每月55元和110元。今年,已为全市1753名经济困难的高龄老年人发放补贴92万元,为全市657名经济困难的失能老年人发放补贴70.9万元。??
主持人:按照我所了解的情况,发展养老服务业关键要推行医养结合,我市在这方面有什么举措???
翟建光:我市积极探索养老+医养模式,实现从单一养老向“防、治、康、养、护”一体化转变,实现养老资源与医疗资源无缝对接。一是认真落实《关于做好医养结合机构审批登记工作的通知》(国卫办老龄发[2019]17号)精神,简化“医中有养、养中有医”的行政审批,对养老服务机构内设的诊所、卫生所、医务室、护理站取消行政审批。支持养老机构中设立医疗机构,具备法人资格的医疗机构可通过变更登记事项或经营范围开展养老服务。符合养老机构条件的,享受养老机构相关建设补贴、运营补贴和其他养老服务扶持政策。二是出台政策,深化“放管服效”改革。2019年底,市民政局联合市卫健委等九部门印发了《关于做好全市养老机构事中事后监管工作的通知》,对取消养老机构许可证后如何进行备案等工作作了详细规定。今年7月,市政府印发了《阳泉市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实施方案》,对提升医养结合能力,支持“养中有医”、“医中有养”、“纳入医保”、医养“签约服务”等方面均做出明确规定。??
目前,全市兼具认证资质的医养结合机构3个,提供医疗护理服务的养老机构26个,提供养老护理服务的医疗卫生机构6个,康复医院2个,安宁疗护中心2个。卫生机构中老年科床位数229张,57个公立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开通快速转诊绿色通道。全市44个养老机构中有2家护理级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建立合作关系的26对,108个农村日间照料中心与村卫生所建立合作关系。医养结合规模较大的机构共有五家:城区人民医院康养老年护理中心、阳泉市第二监狱医院固润康养老年中心、阳泉市天佑安康养护院、阳泉市老年颐养中心、阳泉市平定县老年服务中心。?
?
短片??
主持人:我市在提高养老服务从业人员能力素质方面做了那些工作?下一步在提高养老人才上有哪些举措???
翟建光:我市高度重视养老从业人员的能力素质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按规定落实了养老从业人员培训费补贴、职业技能鉴定补贴等政策。从2017年开始,市民政局连续四年培训全市养老机构负责人、养老护理员205人,农村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负责人765人。同时,积极组织开展养老护理员技能大赛,今年在山西省民政行业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大赛中,我市参赛团体获得全省第三名,4名选手全部获奖,其中一等奖1名、二等奖1名、三等奖2名。??
下一步,我们将从六方面抓好养老人才的培养。一是加强养老机构负责人和管理人员的政策法规培训,使其掌握养老服务的法律法规、政策和标准。二是继续落实好养老服务人员培训费补贴、职业技能鉴定补贴等政策。三是组织开展养老护理员技能大赛,对获奖选手按规定授予荣誉称号,并晋升相应的职业技能等级。四是开展养老护理员关爱行动,面向社会广泛宣传养老护理员的先进事迹与奉献精神。五是联合教育部门推动普通高校和职业院校开设养老服务、养老护理、中医养生等相关专业。六是把养老服务技能培训纳入城乡就业培训范围。养老服务机构新招用就业困难人员,并与其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足额为其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可按规定给予社会保险补贴。符合小微企业标准的养老服务机构,新招用当年毕业和毕业2年内高校毕业生的,也可按规定纳入社会保险补贴范围。我们鼓励养老服务机构开发就业见习岗位,接收符合条件的青年参加就业见习,按规定落实就业见习补贴政策,对见习期满留用率达到50%以上的见习单位,适当提高见习补贴标准。??
主持人:十四五期间,我市在养老服务方面有什么重点打算???
翟建光:一是深入开展城镇养老幸福工程,大力发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从2020年开始,我省连续五年开展城市社区养老幸福工程,按照省民政厅、财政厅要求,城市社区养老用地在500平米以上的,才能享受财政补贴,但是我市500平米的养老用地十分紧张,寥寥无几。针对这种情况,我们一方面联合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在新建小区中留出1000至2000平米的养老用地。另一方面要立足现有的100至400平米的场地创新养老模式,鼓励家政服务公司、中医理疗康复中心等能够提供为老服务的小微企业嵌入社区,走进居家,为老年人提供养老服务。民政、财政等部门将给与政策扶持和建设补贴。??
二是制定出台我市商业化长期照护保险制度。国发5号文件《关于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实施意见》中指出,开展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是解决城市和农村失能老人最为有效的办法之一。《阳泉市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实施方案》明确提出要探索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积极向国家医保局申报开展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城市。同时鼓励保险公司设置商业性长期护理保险产品,为我市失能失智老年人提供个性化长期照护服务。??
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建立与实施事关我市失能、失智老年人的幸福指数。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建立,能够破解生活困难失能老人养不起老的难题。目前,市民政局正积极与保险公司对接,正在研究制定商业化长期照护保险制度,这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摸清全市失能、失智老人的数据,需要制定评估给付制度、需要制定服务产品,更需要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广大市民的支持、配合,才能把这项民生工程做实做细、落到实处。??
三是继续抓好养老院服务质量提升。11月2日,山西省民政厅、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发文,出台了《山西省养老服务标准体系》,这个文件的出台,对于引导我市养老服务业高质量转型发展,构建科学合理的养老服务标准体系,对于加强行业自律、规范养老服务行为、提高养老服务质量、提升养老行业管理水平、保障老年人权利、维护老年人健康,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下一步,市、县两级民政部门将组织全市养老机构开展养老服务标准化体系的学习培训落实,通过强化行业标准,规范行业自律,不断提升我市养老服务的标准化、规范化水平,满足广大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养老服务需求。??
主持人:我们希望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都能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再次感谢翟局做客今天的节目,本期节目就到这里,下期再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