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泉高新区老年福利中心项目主体结构已封顶。

山西未来智能算力中心(一期)项目机房。

国电投独立储能电站全省首家并网运行。

目前,中电数字经济产业园已建成22万平方米的优质载体空间。

  招商引资是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也是增强产业竞争力、优化经济结构、扩大就业的重要抓手。近年来,高新区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决策部署,聚焦“主导+战新+未来”产业梯次培育,围绕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科学制定任务、精准谋划项目,锁定目标企业、靶向洽谈对接,全链条推动项目谋划、签约、落地、投产,以招商引资新成效为转型发展积聚动能。

  精准招商绘就产业升级“新蓝图”

  去年,高新区持续优化招商矩阵,组建以6个产业招商专班为主,开创集团公司、开源公司、数科公司3个区属国企协同的招商引资工作矩阵,在招引端构建协同招商机制,畅通信息渠道谋项目,进一步完善“管委会+公司”招商机制,夯实专业化、规范化、市场化招商基础;在落地端构建“部门+园区+专业公司”的协同保障机制,全程跟进服务解难题;在效能端构建“分类考核+通报排队+定期调度”的考核奖惩机制,全程跟踪问效抓落实。

  围绕山西省关于数智新城建设重大部署,高新区精准招引数字经济产业项目。人工智算方面,百度云计算中心扩容项目建成投产,中科瑞华等人工智算项目签约落地,助力高新区加速打造人工智算产业新高地,同时高新区还获批全国首批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产业园区、省级区域型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和省级数字经济示范园区;消费电子方面,年产300万套智能终端产品产业链集群项目等先后落地,助力高新区成为数字制造的集聚地。

  聚焦绿色低碳转型,高新区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高戈亚高硅氧玻璃纤维及制品生产制造一体化项目落地开工,国电投独立储能电站全省首家并网运行,源网荷储一体化示范项目加速推进,新能源重卡充换电站加速布局……为高新区产业绿色化、高端化、智能化转型发展提供新动能。

  为给企业排忧解难,高新区积极开展入企服务。工作人员深入企业生产一线,与企业负责人面对面交流,实地了解制约企业发展的要素保障问题,从用地、水电热气供应,到税务、行政审批手续办理,一项项梳理,一件件解决。在政策宣讲会上,工作人员细致解读入统入规的认定标准、评价条件,以及国家和省、市、区的惠企政策,确保企业应享尽享。此外,高新区“投资+部门+园区+公司”联动服务机制高效运转,及时协调解决项目手续办理、要素保障、金融支持等难题,并构建“母基金+子基金”招商体系,为项目落地投产提供优质高效的营商环境。

  2024年,高新区全年共签约项目31个,总投资额高达141.34亿元,其中开工项目25个,开工率达80.65%。新开工项目计划投资40.44亿元,固定资产投资类项目资金到位9.15亿元。

  高效落地奏响项目建设“奋进曲”

  连日来,走进高新区,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热火朝天的建设场景。挖掘机轰鸣作响,塔吊林立,工人们忙碌的身影穿梭其间。

  港速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年产300万套智能终端产品产业链集群项目,是高新区招商引资的一个成功案例。该项目入驻中电数字经济产业园二期,主要建设SMT全自动高速贴片生产线、注塑机规模生产线等。在项目现场,工人们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设备安装和调试工作。

  “我们的项目主要聚焦智能终端产品硬件先进制造及独立软件研发,致力于打造消费品特色园区。”项目负责人赵亮介绍道。作为尊特智能终端项目产业链的延伸补充,该项目进一步壮大了电子消费品产业链集群,为高新区打造智能终端产业生态奠定了坚实基础。

  目前,中电数字经济产业园已建成22万平方米的优质载体空间,这里完善的配套设施、良好的营商环境,为产业发展搭建起广阔舞台。

  今年以来,高新区按照经济工作会议安排,成立产业链专班,重点围绕新能源电池及材料、智能终端、智算及人工智能、钨钼材料、泵阀装备、新型装备制造、节能环保和循环经济七大细分行业,开展产业研究、项目资源池构建、关键节点布局、项目对接落地、要素配置、政策研究等工作。

  现代服务产业中,山西仁汇医康养项目破土动工,施工现场机器轰鸣,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该项目的落地,不仅顺应了银发经济发展的潮流,更为高新区现代服务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为推动项目落地,招商团队从项目前期的洽谈,到协助企业办理各种手续,再到协调解决建设过程中的水电供应问题,全程跟进,付出了诸多努力。项目负责人张成星感慨地说:“从决定投资到项目开工,高新区的招商团队一直陪着我们,有任何问题都能及时解决,让我们在这里投资充满信心!”

  数字经济领域,瑞博旺智能显示器项目签约入驻中电数字经济产业园二期。项目的成功落地,得益于高新区精准的招商策略和优质的营商环境。

  聚焦数字经济、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现代服务业四大产业集群,高新区持续构建“主导+战新+未来”的产业体系,以高质量招商引资护航高质量发展。同时,紧盯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经济活跃区域和城市,瞄准行业龙头、瞪羚企业、“专精特新”企业,深化党建引领产业链精准招商工作,实施园区“党建+”“招落一体”项目,着力招引一批旗舰型、链主式头部企业,精准引进产业链关键环节、上下游配套企业入驻,力争让高新区招商引资工作进入全省第一方阵。

  今年1—3月,高新区签约项目4个,计划总投资21.4亿元,开工项目2个,开工率50%。

  产业领航锻造经济发展“强引擎”

  下一步,高新区将围绕主导产业、战新产业以及未来产业精准发力,通过一系列有力举措推动产业升级,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主导产业作为经济发展的“压舱石”,其能级提升至关重要。高新区将聚焦产业升级需求,着力培育引进“三类项目”,为产业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内生型项目上,重点围绕华阳、晋能、多氟多等大型企业,方大、广盛源等“退城入园”企业,泰耀、兆玉等资源型转型企业,主动跟踪布局动向、催化项目转化,形成一批梯次落地实施项目;产业链项目上,重点围绕区内工业企业产业链,特别是多氟多、康搏特、华钠芯能等长链条、发展期项目,主动掌握企业上下游、供应链、合作方、同类型动态,靶向招引产业链项目;基础类项目上,加大对关键基础工艺、设备、零部件、原材料等基础类项目的支持力度,集中资源攻克关键技术难题,推动基础类项目取得新突破。

  战新产业是引领未来发展的新支柱、新赛道。高新区将立足自身优势,全力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推动战新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新台阶。打造人工智算产业集群方面,加快推动“百度+云峰”智算集群建设。引进智算中心新建项目落地,加快推进时维科技、超智算、联通等智算中心落地开工;打造智能终端产业集群方面,中电数字经济产业园一期重点推动反无人机设备、激光雷达、测控雷达等项目落地,中电数字经济产业园二期重点推动智能终端项目投产达效;增强新型储能产业新动能方面,重点聚焦新型正负极材料、锂电/钠电/固态电芯、Pack、系统集成、绿电重卡、储能电站等示范应用,推动电芯和Pack项目投产见效,争取引进磷酸铁锂正极、储能电站等重大投资项目落地。

  未来产业是培育发展新动能、获取未来竞争新优势的关键领域。高新区将充分发挥智能算力、产业基金、应用场景等优势,以培育智能网联汽车、生成式人工智能产业为抓手,加快人工智能产业布局,力争人工智能研发、应用型项目落地。吴珊?张蓓蕾/文

  图片由高新区新闻宣传中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