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成(左)向建档立卡贫困户宣讲政策(资料片)。

  下乡检查易地扶贫搬迁后建档立卡贫困户旧房拆除工作,与建档立卡贫困村第一书记、村干部核对搬迁贫困户产业帮扶政策落实和收入情况,帮助搬迁贫困户解决遇到的问题……这段时间,市扶贫开发中心行业指导站站长张志臣忙得不可开交。

  张志臣是个“80后”,虽然年纪不大,但他却是脱贫战线的一名“老兵”。为了解决“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脱贫难题,我市加快了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实施进度。2016年,张志臣主动请缨,投入到“战贫”工作中。

  从进入扶贫战线的第一天起,张志臣就立志扎根基层,多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政策性强。为了尽快掌握政策,张志臣在工作之余,认真学习易地扶贫搬迁相关政策知识,提高自己的业务素养和能力。遇到不懂的问题,他主动向同事请教,学习好的工作经验和方法。张志臣还积极参加省、市相关部门开展的业务培训,掌握政策动态,很快成为易地扶贫搬迁业务能手。

  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涉及面广,错综复杂,千头万绪,而且时间紧、任务重,工作量大。为了帮助建档立卡贫困户安居乐业,加班加点成了张志臣的工作常态。他每天不是在钻研政策知识,就是在为基层干部群众答疑解惑,总是忙忙碌碌的。

  刚开始,不少建档立卡贫困户对政策不了解,既舍不得离开故土,又担心搬迁后生活无法保障。为了消除群众心中的顾虑,张志臣一次次下乡宣传政策,走访搬迁群众,了解他们的家庭情况,为他们搬迁后如何增收出谋划策。

  盂县西烟镇洪镇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从山沟里的自然村搬进了中心村的新房子,不少人觉得居住环境改善了、生活方便了,但耕地离居住地远了,影响了粮食种植。张志臣多次到洪镇村走访,与村支“两委”、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员一起研究搬迁后续产业发展。最终,他们确立了发展肉牛养殖产业,带动村民增收。

  “搬迁是手段,脱贫才是目的。”这是张志臣常说的一句话。他知道,要想真正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就必须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5年多来,张志臣走访了不少涉及易地扶贫搬迁的建档立卡贫困村和建档立卡贫困户,帮助他们制订脱贫计划,选择增收产业。他还积极与相关部门联系,挖掘安置点周边资源优势,培育和发展特色种植养殖产业、农副产品加工业、乡村旅游业、家庭手工业、农村电商等。同时,他还协调相关部门,积极开展搬迁群众职业技能培训,多渠道拓宽就业门路,帮助他们增加收入,提升他们的获得感、幸福感。

  前不久,张志臣被评为“全国‘十三五’时期奋进易地搬迁干部”。面对荣誉,他说:“成绩属于过去,新的征程在脚下。”脱贫攻坚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是今后的工作重点。今年,张志臣为自己定下了工作目标,继续帮助搬迁群众发展后续产业,在集中安置点培育主导产业,引导龙头企业参与到乡村振兴中来,让搬进新居的群众住得安心、过得舒心。(苏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