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场专用产床。

黑猪。 

  1月5日,盂县东梁乡石窖村窖电光伏发电有限公司的养殖场内,工人宋保增正在猪舍内驾驶着一辆小车来回穿梭。经过猪舍时,宋保增在小车里轻轻一按按钮,磨好的猪饲料就顺着小车长长的“胳膊”倒入食槽中。宋保增笑着说,这是养殖场的电动加料机,用上了新设备,他们养猪也变得越来越有“科技范儿”了。

  石窖村位于东梁乡东南部。多年来,这里的村民以种植玉米、小杂粮为主,是个纯农业村,也是我市的低收入村。为了发展村集体经济,去年11月,石窖村在乡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引进外资,加上70万元的扶贫资金,在村里办起了存栏千头生猪的规模养殖场。“乡里虽然有发展养殖产业的基础,但过去大多是个体散户养殖,规模不大,现代化程度不高,抗风险能力较低。”石窖村党支部书记郝建生说,“我们村决定养殖生猪,就选择有养殖经验的外来资本,建设高标准养殖场,增强市场竞争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石窖村养殖场的猪舍要比传统猪舍高两倍多,有些像蔬菜大棚,猪舍两边还各配备了两个换气扇。记者走进猪舍,并没有想象中的刺鼻臭味。“我们的猪舍每20分钟会自动通风一次,再加上这里空间大,异味相对较小。”郝建生说。猪舍内,生猪按照育肥猪、怀孕母猪、种公猪等分类,两三头一组分槽饲养。栏内安装有自动喂食器和自动饮水器,猪只需要靠近一拱,食物和水就会顺着管道流入槽内。

  规模化养殖场产生大量粪污,如果没有合理的处理方式,就会污染水源和周边土壤、空气。郝建生说,猪场建设之初,他们就考虑到了这个问题,在猪舍旁配套建设了化粪池,还在猪舍里安装了自动清粪机,购置了干湿分离器,尽可能减少猪场带来的环境污染。猪粪干湿分离后还可以更好地制作液体、固体有机肥,实现种植养殖资源循环利用。

  猪舍旁的饲料车间里,成堆的玉米堆放在一起。养殖场的饲料是公司收购本地玉米为主,配上麸皮、豆粕等,自己加工而成。“自己加工饲料能最大限度降低养殖成本,保证生猪养殖安全,还能带动村民种植的积极性。”郝建生说。

  目前,石窖村的养殖场建有两栋猪舍。去年底,养殖场引进的首批120多头生猪,包括大白、黑猪、杜洛克等多个品种,同时配套建设了自动给料、自动消毒、自动清粪、自动饮水等设备实现现代化养殖。“我们还规划了近400亩的土地,未来将打造一片干果经济林。这样,一方面猪粪可以作为肥料还田循环利用,另一方面还可以壮大村集体经济。”郝建生说。

  今年,石窖村计划继续扩大养殖规模,并进一步完善养殖场现代化设备。“不少母猪已经怀孕,预计开春后养殖场存栏能达到200头。今年好好干,争取早日实现千头存栏的目标。”郝建生说。(温荣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