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平(定)东抗日根据地纪念馆。苑金龙摄

  盛夏时节,走进平定县东回镇娘娘庙村,绿树成荫,花开娇艳,建在村中心的平(定)东抗日根据地纪念馆尤其显眼。村党支部书记崔建军正忙着整理村里红色遗址的相关资料,逐一填写《红色文化遗址调查信息表》。“村里一处遗址登记一份信息表,就是为了对现存的红色遗址加强保护和合理利用,确保历史真实性、风貌完整性和文化延续性。”崔建军说,下一步将继续完善后续的保护建设,让后代真正树立学党史、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坚定信念。

  娘娘庙村位于平定县东南部,东与河北省井陉县接壤,南临我省昔阳县。这里群山环绕、重峦叠嶂,有“晋冀咽喉”之称。1938年5月至1941年1月,这里是平东县抗日政府所在地。抗日战争时期,平东人民进行了破袭战、攻坚战、围困战、游击战等形式多样的斗争,创建巩固并壮大了抗日根据地,范围最大时辖7个区、153个村,有800多名抗日英雄浴血奋战、为国捐躯。

  平东抗日根据地是八路军第129师第386旅的首战之地,为第129师创建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奠定了坚实基础,也是太行山根据地与冀南平原根据地、晋察冀根据地连接的重要通道。刘伯承、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这里战斗过、生活过。

  为了让更多人直观了解这段革命历史,2012年,娘娘庙村就有了筹建纪念馆的打算,崔建军和村民开始搜集相关资料。2016年,纪念馆建设被正式提上日程。崔建军介绍,资料搜集过程中,得到了阳泉市老区建设促进会的帮助和支持。此外,他们走访北京、河北及我省昔阳县等地相关知情人,前往平东政府曾管辖的各个村子,参考《平东抗日斗争史》《平定革命老区概况》等书籍,确保纪念馆内保存的资料准确无误。

  2019年9月18日,平(定)东抗日根据地纪念馆揭牌开馆,中共阳泉市委党史研究室(阳泉市地方志研究室)授予纪念馆“阳泉市党史教育基地”牌匾。纪念馆属于窑洞式建筑,占地1000平方米,院墙为石块垒砌,院中央的雕像寓意深远。这几年,崔建军乐此不疲地为游客讲述雕像的故事。“穿军装的有3人,左边是王谦、中间是邓小平、右边是陈锡联,还有群团组织代表。”崔建军介绍,当时,王谦任平东县委书记,陈锡联在这一带打游击战,1938年7月邓小平去冀南途经平东,亲自指导当地的抗日工作。此外,群团组织是党和人民群众之间联系的纽带与桥梁,有力地支援了前线。整组雕像体现了军民的昂扬斗志。

  走进纪念馆,内部设有日军侵略点燃战火、民族危难平东负重、著名战役鼓舞士气、革命烈士彪炳千秋等主题展,还展出了有关平东抗战史的珍贵图文资料和实物。其中一块展板记录了娘娘庙村烈士李旦孩的成长经历和英雄事迹。李旦孩生于1924年,194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3年冬,东冶头据点日伪军袭击娘娘庙村,李旦孩一人在村围沟沿堵截敌人。敌人连续组织五六次进攻都被一杆枪打退,事后人称“一杆枪大战围沟沿”。1944年,在太行区英模会上,李旦孩被授予“民兵杀敌英雄”荣誉称号。1947年,面对敌人的包围,为掩护战友,李旦孩被捕。面对敌人的严刑逼供,他宁死不屈,之后被敌人秘密杀害,年仅23岁。如今,李旦孩的故事被村里人传颂,他的精神激励着后辈勇往直前。

  这几年,村里在建设纪念馆的同时,还同步对村里的红色遗址进行了整修。平东县抗日政府旧址保存较为完整,建筑为石质四合院,政府机构齐全,有司法科、民运处、抗战医院、裁缝铺等。谈起这段红色历史,崔建军引以为豪,村里八九十岁的长者也经常回忆军民齐心抗日的故事。“当时正是根据地创建和巩固发展时期,为利用当地的中草药救治伤病员,设立抗战医院;为了保障根据地部队的被服修补、制作等,设立裁缝铺,也称被服厂;村里还发展教育事业,成立抗日高级小学,阶段性办学,为部队输送人才。”崔建军介绍说,在抗日宣传方面,村里也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1939年10月,平东县委创办党政机关油印小报《前哨报》,内容有时事评论、政治宣传和抗日信息等,印发至各基层党支部。1939年12月,平东县抗日政府20余名青年干部组成剧团,编排进步剧目、学唱抗战歌曲,围绕减租减息、扩兵屯粮等根据地的中心任务,演出小戏、话剧等。现在,前哨站、拓荒剧团等35处红色遗址已经整修并挂牌。

  村里大部分的红色遗址为建成上百年的石窑,土炕、草席、挂图等再现了抗战时期的生活、工作场景。岁月流逝,而通往石窑的青石台阶依旧,一簇簇小草冲出石头缝隙挺拔生长。“当时的军民就像这些小草,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崔建军讲了村子经历战火而重生的故事。那时,除了石窑,村里大部分房子被敌人烧毁。村民没有倒下,而是坚定了信念:“跟党走,团结起来抗日,胜利后重建家园。”

  如今,村民重建家园的期盼早已实现,村容村貌也有了很大变化。村里还传承了拥军的好传统,不少青年踊跃报名参军。一些青年在外打拼致富后,返乡创业回报家乡。崔建军说:“村里充分利用红色遗址讲历史、忆传统、话未来,传承革命精神,激发更多人的斗志,继续为实现民族复兴、国家富强、乡村振兴而奋斗。” (檀艳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