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泉高新区智能制造产业园(驼岭头园区科技大街南侧标准厂房)。

七月十六日,全市第四期“三个一批”活动在阳泉高新区举行。

山西启能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已入驻驼岭头标准厂房并开始试运营。

百度无人售卖车。

  抓发展的关键就是抓项目。重大项目是经济发展的“压舱石”和硬支撑。作为全市转型发展的主战场、主阵地、主引擎,今年以来,阳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紧抓“三个一批”,坚持“产业链”思维,围绕项目谋划、洽谈签约、落地开工、投产达效“四个环节”,用好精准化、市场化、专业化“三个手段”,推动项目建设实现新突破,产业项目落地创历年新高。

  自全市2021年第三期“三个一批”活动以来,阳泉高新区共推进项目17个,总投资112.56亿元。在第四期“三个一批”活动中,阳泉高新区签约项目4个,总投资17亿元,全部为高端装备制造和新材料类项目,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1个,5亿元以上(不含10亿元及以上)项目1个。开工项目9个,总投资59.9亿元。投产项目4个,总投资35.66亿元。

  建设热潮涌动 夯实发展之基

  走在阳泉高新区科技大街上,中电阳泉数字经济产业园、南平台标准化厂房、中天智慧环保产业园、智能制造产业园等项目沿着街道依次排开,产业链项目聚合式落地的势头初显。在我市的新地标——云谷科技创新园内,新石器5G+无人车商业化应用示范项目,正展现着自动驾驶技术在物流、安防、零售等场景应用成果,特别是零售无人车更是将智能化、便捷化消费模式带入人们的生活当中。

  一座座现代化的厂房拔地而起,一条条生产线逐步成型……在驼岭头园区科技大街南侧平台,标准厂房的后续完善工作紧锣密鼓进行中,一派热火朝天的施工场景。南侧平台标准厂房建设总投资12.49亿元,规划标准厂房总建筑面积约21万平方米,包括综合楼及配套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17个单层厂房96233.8平方米,2个多层厂房22378平方米。园区聚焦“六新”,以培育科技型、创新型规上工业企业为目标,重点引进智能制造、智能物联网等项目,充分发挥创新生态链条中“加速器”的作用。

  “19个厂房中,两个正在进行设施完善工作,17个已具备入驻条件,入驻企业6家。”驼岭头园区管理服务中心副主任张振山说。厂房建设过程中,他们积极协调各方,全程参与园区建设,推进施工进度。企业入驻过程中,他们全力帮助园区内企业解决问题,向企业宣讲优惠政策,做好日常服务工作,当好“店小二”,努力为企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在山西启能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入驻的厂房内,原材料和成品整齐码放,机器轰鸣,工人忙碌作业。“企业主要生产截齿,并持续推进技术创新以及产品优化和开发。传统截齿在开采时与岩石摩擦产生大量火花,容易引起事故。我们找出了一种混合高硬度阻燃材料,可减少截齿采煤时产生的火花。”公司负责人介绍,他们今年4月拿到厂房钥匙,5月布网线,6月初送电成功,现在已开始试运营,这其中少不了驼岭头园区管理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管家式的服务。

  在山西红晋龙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山西尊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阳泉中昂新材料有限公司入驻的厂房内,工作人员有的在调试机器,有的正在按企业需求进行内部设施改造,还有的在打扫厂房,为开工投产做着最后的冲刺。“企业生产高精度光学配件,对生产环境的要求较高,目前我们已对地面进行了环氧地坪施工。根据每个工位的要求,正在进行基础设施改造,样机研发工作也在同步进行中,预计8月底可出货。”山西红晋龙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贾俊红说。

  坚持四个“立足” 确保投产达效

  重大工程、重大专项、重大项目如何做到高效有力推进?今年以来,阳泉高新区坚持立足“实”“准”“快”“严”,注重谋划项目“转化率”,提升洽谈签约“成功率”,推动落地开工“高效率”,确保投产达效“收益率”。

  针对四大主导产业,阳泉高新区与国内一流产业研究机构合作完成新材料、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三个细分产业研究和招商资源梳理,绘好招商引资“路线图”,将产业研究做到实。围绕全市七大产业板块,阳泉高新区依托产业研究成果,建立谋划项目评价机制,做好谋划项目设计,使项目谋划做到实。同时,做好谋划项目的招引转化,实行项目清单化管理、常态化调度、任务化考核,将项目转化做到实。

  “创新方式抓招商,坚持产业链思维、市场化思维、场景化思维,确保项目签约。”阳泉高新区相关负责人介绍。他们找准合作机构,发挥各类资源招商引资的积极性,设立5个专业招商局,打通7个项目信息渠道,重塑专业化产业发展公司,市场化招引架构初步搭建并发挥效应,并找准招引目标,变被动招引为主动出击,围绕产业链主动对接目标企业。

  招商引资是一个地区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更是一个城市发展的源泉活水。阳泉高新区推行“审批超前服务”,在“项目首谈”时即引入审批参与,一次性告知项目方审批流程,实行投资项目“全代办”,做到企业法人“非必要不到场”,加快前期手续办理。同时,加快配置要素保障,开辟项目入驻“绿色通道”,对签约项目实行边入驻边配套,锁定节点,倒排工期,为项目按计划开工做好保障。项目签约后,实行“园区牵头+部门协同+招商调度”的交办机制,加快推进建设进度,打通项目推进的“最后一公里”。

  项目最终投产达效才是目的。阳泉高新区对开工项目全程严格跟进,确保项目按计划推进。实行“对赌机制”,严格项目入区的投资强度、税收强度、技术先进等指标约束,与项目签约优惠政策紧密挂钩,确保项目落地后实现规上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的“双企”目标。强化项目达效管理,实行统计、税务、科技联合评价,对项目履约全过程严格跟进。对效益好的项目及时兑现承诺政策。上半年,阳泉高新区已落户“准规上工业企业”5个。

  优化营商环境 提升服务效能

  “我们考察过很多地方,最终决定落户阳泉,归根结底还是被阳泉市良好的营商环境和优惠的招引政策吸引。”山西尊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企业代表寇志强坦言,“承诺制+标准地+全代办”改革,让公司从申请注册到办理营业执照、银行开户,小到生活用水、用电、办公打印等日常琐事,都有专人协助处理,让企业有了家的温暖,更加坚定了企业投资阳泉的信心决心。他们将以国际一流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努力打造智能产品标杆企业,为阳泉转型发展蹚新路贡献力量。

  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项目是第一支撑,开发区是第一阵地,营商环境是第一保障。项目建设有多重要,开发区发展有多重要,“承诺制+标准地+全代办”改革就有多重要。今年以来,阳泉高新区以“承诺制+标准地+全代办”改革为牵引,对标一流,发挥“长板”,补齐“短板”,围绕项目全生命周期,减流程、优服务、强监管、重实效,改革实效不断显现。1—6月,新增市场主体1153户,市场主体数量同比增长20%。组建“招商+园区+国企+中介”的全程帮办代办队伍,为61个项目80余项手续办理提供全代办服务。

  聚焦项目全生命周期,阳泉高新区先后出台企业投资工业项目“承诺制+标准地+全代办”等10项制度,在标准地出让、信用监管、联合验收、帮办代办等方面初步形成“全链条”的政策支撑。通过“五减一优”即减事项、减材料、减环节、减时限、减费用、优流程,将省市赋权1364项行政职权整合精简为1178项,并争取下放社保职能,基本实现“区内事、区内办”。推行“四个集中”,即审批权限向审批大厅集中、审批事项向“一窗通办”集中、重点项目集中验收、政策兑现向审批窗口集中,“一次办成”的基础逐步夯实。

  针对土地高差大、投资大、拆迁难等现状,阳泉高新区统筹谋划园区平台建设,坚持储备一批、配套一批、出让一批,保障项目用地。同时,深度“优流程”,释放改革红利。政府统一完成区域能评、区域环评、洪水影响评价、压覆重要矿产资源评估、地灾评估、地震安全性评价等6项区域评价事项,原先企业买单的中介服务事项改由政府买单,单个项目平均节约5万元。建立“领导领办+招商代办+园区帮办+审批盯办+中介服务+智能服务”六位一体联动服务模式,从项目谈判伊始,代办人员就提前介入、超前服务,实现项目全流程“全代办”,并开展全方位服务,确保政府服务不缺位、市场服务能补位。

  阳泉高新区强化全程监管,将告知标准、按标施建、对标验收、信用监管和联合奖惩贯穿项目全过程,从企业开办、项目立项到竣工验收、政策兑现等全链条实现闭环管理,确保控制指标能落实,承诺事项不放空。突出监管重点,将项目承诺事项、约束指标作为主要监管事项,纳入监管计划,紧盯拿地、开工、投产等关键节点和投资强度、建设进度、达产达效指标要求,建立监测核查机制,及时跟进监管。强化奖惩兑现,坚持正向激励和反向倒逼相结合,健全信用评价机制和企业“红黑榜”,对承诺履约和成长性较好的企业,做到有扶持、有奖励、有配套,优先倾斜更多资源要素。对承诺履约出现偏差的企业,做到有提醒、有限制、有惩戒。

  “坚持工作跟着项目走、资金跟着项目走、要素跟着项目走、服务跟着项目走。”阳泉高新区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他们将进一步深化“三个一批”活动,大力营造“一切围绕项目转、一切围绕项目干”的浓厚氛围,以一流的营商环境带动一流的项目建设,为我市“重塑竞争新优势,打造晋东区域中心城”作出更大贡献。(吴珊 赵娉平 图片由阳泉高新区、张哲远提供)

【评论】

把项目建设 抓好抓实抓出成效

□吴珊

  盛夏时节,佳讯频传。7月16日,全市2021年第四期“三个一批”活动在阳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举行。在本次“三个一批”活动中,阳泉高新区签约项目4个,总投资17亿元,全部为高端装备制造和新材料类项目。开工项目9个,总投资59.9亿元。投产项目4个,总投资35.66亿元。

  阳泉高新区作为转型发展的主战场、主阵地、主引擎,是创新生态的主要承接地。此次“三个一批”活动,又一次全面按下了阳泉高新区项目建设加速键,吹响了项目建设冲锋号。一个个强基础、增动能、利长远的重大项目落地,将为阳泉高新区实施“五区共建”战略、打造国家级高新区注入强劲动力。

  项目是转型发展的重要推力、先进要素的重要载体,抓项目就是抓发展。因此,要推动项目建设取得更大进展,为转型发展蹚新路奠定坚实基础。要科学调度、精准施策、优质服务,推动更多大项目好项目签约落地、开工建设、投产达效。还要发挥项目专班、产业链链长作用,尤其是在招商引资上,创新招商思维模式、方法,实施流程再造,并加快构建高效、专业、市场化的招引体系,紧抓关键点、关键人,全力推进精准招商、产业链招商,提高项目“含金量”。要以“承诺制+标准地+全代办”改革为牵引,积极对接企业需求,提供“店小二”“保姆式”服务,实行“一企一策”,全生命周期跟进服务项目,确保项目尽快落地。

  号角已经吹响,必须以实干快干推进项目建设。推进项目建设,就是要真抓实干、敢于担当,紧紧扭住项目建设这个“牛鼻子”,严格落实领导干部包联重点项目制度,做到主动服务,切实打通项目从签约到落地的“最后一公里”。要以项目为令,与时间赛跑,以奔跑的姿态前行、用决战的状态冲刺,千方百计保进度、保质量、保安全,让项目早建成、早竣工、早投产、早见效,确保“十四五”开局见到新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