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不久举行的山西省文博讲解大赛中,我市博物馆讲解员孙晓菲获得了“优秀讲解员”的称号。

  在孙晓菲看来,这份荣誉既是肯定,也是激励她继续前行的动力,让她离“做一名合格的本地文化宣传者”的目标更近了一步。

  孙晓菲今年34岁,在讲解的岗位上已经做了6年多。与众多讲解员一样,她每天做得最多的,就是讲好展品背后的故事,让“静止”的文物“活”起来。

  “博物馆是一张城市的名片,想要了解一座城市,第一站就应该去一趟当地的博物馆。讲解员作为连接博物馆和观众的桥梁,是传播历史、传播文明、传播文化的代言人,他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直接关系着观众的体验质量,代表了博物馆的形象,更代表了整个城市的形象。”孙晓菲说。

  事实上,在从事讲解工作以前,孙晓菲对讲解员的工作并不了解,也不喜欢历史,唯一去过的博物馆只有山西博物院,还是因为有同学在那里工作。

  大学毕业后,学习旅游管理专业的孙晓菲因为专业对口而成为一名讲解员,从那之后,她才对讲解员的工作有了真正了解,并发自内心地爱上了这份工作。

  “因为一个人只有了解家乡的历史,才能真正热爱生他养他的这片土地。”孙晓菲说。

  有人说,讲解员就像是一台复读机,每天机械、重复地讲解着同样的内容。但在孙晓菲看来,这是对讲解员的一种误解,讲解对人的身体和心理素质要求都很高,是一份充满挑战性的工作。

  市博物馆有展品1100余件,类别包括瓷陶器、铜器、砂器、石刻等,涵盖了阳泉古代历史、近现代历史、古代佛教艺术、宋金元生活、古代晋籍书画、平定砂器、煤炭等多种文化。

  “这个是什么时期的?”“这两件文物有啥区别?”……讲解过程中,孙晓菲常常会被问到各种各样的问题。

  “我的展厅讲解词有近1.8万字,除了5个常规展厅,每3个月还要更新一个临时展览。有时候我们还会协助展览馆之外的展览开展讲解活动,而这都需要背诵大量的讲解词。”孙晓菲说,作为一名讲解员,不仅要有出色的表达能力和亲和力,还需要不断学习、提升和研究,增加知识储备,文化、历史、地理、风土人情等方方面面的知识都要涉猎。

  即便如此,孙晓菲仍会遇到被问住的时候,特别是接待专家型游客时,更需要丰富的知识储备和应变能力。

  有一次,省图书馆一行人来到市博物馆参观,其中一个人指着馆内挂着的一幅油画作品中的一个清代官员问孙晓菲,能否从其服饰上看出是几品官。这个问题超出了讲解词的范围,孙晓菲一时没有回答上来。虽然当时对方并没有在这个问题上纠结,但这件事给孙晓菲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让她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

  “在背词方面,我没有什么诀窍,只能靠多读和找逻辑关系,我先理解了再讲给大家听。”孙晓菲说。

  为了成为一名合格的博物馆讲解员,孙晓菲除了在一遍遍讲解实践中积累经验,还会翻看相关书籍,查漏补缺,丰富自己的讲解词,充实自己的知识库,以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疫情前,市博物馆每个月平均接待20个参观团体,讲解员边走边讲,逛完全部展厅通常需要1到1个半小时。因此,每次讲解完,孙晓菲都感觉很累,但只要听到真挚的“谢谢”两个字,即使嗓子疼,她也会坚持讲到每个细节。那时候,也是她觉得最有价值感的时候。

  入行六年多,孙晓菲凭着对历史和文物的热忱,一路坚持了下来。如今,她每次去外地旅游,都不会落下当地的博物馆,甚至还会花钱请讲解员。“不同的文化有着不同的魅力,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探索。”孙晓菲说。荆倩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