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课堂上,认真聆听宣讲内容,红色种子在心中悄然发芽;研学途中,家乡历史徐徐铺展,胸中充满骄傲和自豪;实践课上,尽情挥洒汗水,收获友谊和成长……过去一年,不少青少年的生活因“伙伴计划”变得更加多彩有趣。

  2024年8月,在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下,2024年青年社会组织服务社区青少年“伙伴计划”示范项目(以下简称共青团“伙伴计划”)启动。该项目通过实施“伙伴领航站”“团团活力圈”两大类活动,面向青少年群体开展成长关爱、社会融入、权益保障等社区服务,探索社区治理新模式,呵护青少年健康成长。

  其中,“伙伴领航站”提供以思想引领、陪伴教育、假期托管等为主要内容的服务;“团团活力圈”则提供以开展青少年运动习惯养成、精神素养培育、户外研学实践等为主要内容的服务。

  资源整合:构建多方协同的“青春生态圈”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做好青少年工作意义非凡,而城市低收入家庭青少年、进城务工青年随迁未成年子女、有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及其他困境青少年四类重点青少年作为社会最需关注且充满生命力的群体,如何引导他们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如何护航青少年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共青团“伙伴计划”的启动,既是回应新时代四类重点青少年发展的内在需求,也是响应社会治理的现实呼唤。一方面,四类重点青少年思想活跃、视野开阔,但同时面临着学业压力、社会融入、价值选择等多重挑战;另一方面,基层社会治理需要注入更多青春活力。

  阳泉市城区义家亲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承接共青团“伙伴计划”示范项目,用扎实且富有创意的实践,搭建起四类重点青少年与社会连接的桥梁,通过精准服务与多元活动,以“专业社工+志愿服务”融合模式为核心,将共青团的组织优势与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相结合,为四类重点青少年打造集思想引领、社会实践、志愿服务、能力提升于一体的综合性成长平台,陪伴、引领他们在奉献中成长、在实践中成才。

  思想引领: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正确的理想信念,在青少年成长的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充分贴合青少年的身心特点,让青少年在成长关键时期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每次开展活动,阳泉市城区义家亲社会工作服务中心都会以思想政治引领公开课为导入,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塑造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7月31日,阳泉市城区义家亲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组织20余名社区四类重点青少年,开展“追寻红色足迹?传承革命精神”主题活动。走进百团大战纪念馆,珍贵的革命文物静静陈列,仿佛在无声诉说着过往;数字化沉浸式展览带来身临其境的体验,让人“穿越”到那段烽火岁月。阳泉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学生张佳兴作为共青团“伙伴计划”示范项目的青年志愿者,正以饱满的热情为青少年们讲解,将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军民同仇敌忾、浴血奋战的峥嵘岁月娓娓道来,让这段历史在孩子们心中变得更加鲜活可感。

  在文物、科技与讲解交织中,青少年们一步步被带入历史深处。他们专注聆听着革命先辈在枪林弹雨中英勇无畏、坚守信念的故事,那些震撼人心的瞬间,让红色精神悄然融入心间,更在潜移默化中化为指引行动的力量。

  截至目前,此类红色教育活动已累计开展7场,覆盖四类重点青少年146人次,有效增强了他们的历史使命感和民族自豪感。

  非遗传承:指尖技艺里的文化密码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传统文化教育首先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价值的涵养。用传统文化精髓滋养青少年,有利于引导学生厚植文化根基、坚定文化自信。

  “老师,您看我捏的小兔子像不像?”在非遗课堂上,孩子们举着刚完成的面塑作品,眼里闪着兴奋的光。为让青少年近距离触摸非遗之美,活动特别邀请了剪纸、面塑等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亲临授课。传承人手把手示范,从揉面团的力度到剪刀转弯的角度,耐心指导每一个细节——孩子们指尖翻飞,没多久,精巧的面人便有了神态,灵动的窗花也透出了灵气。

  更令人惊喜的是,孩子们还首次尝试了漆扇绘制、泥塑创作与炭精画。当带着个人巧思的漆扇在晾干后泛出温润光泽,当憨态可掬的泥塑小动物从手中“诞生”,当炭精画里的山水渐显轮廓,一张张稚嫩的脸上都漾起了自豪的笑容。截至目前,已有110人次四类重点青少年参与其中,非遗作品不再是博物馆里的“老物件”,而成为他们能亲手创造的“新伙伴”,文化自信的种子也在这一次次实践中悄然扎根。

  节俗实践:烟火气中的文化传承

  传统节日是文化的鲜活载体,共青团“伙伴计划”活动将其文化内涵融入日常,让传统文化“活”在生活里。

  2024年12月22日,“爱在冬至,温暖传递”主题活动温情上演。20名四类重点青少年与家长围站在桌前,和面、擀皮、包馅,分工协作,忙得热火朝天。当热气腾腾的饺子出锅,孩子们小心翼翼地将一部分打包好,送到社区工作者、环卫工人和快递小哥手中,剩下的则围坐分享,舌尖的暖意与心中的关爱交织成最动人的节日图景。

  此外,孩子们亲手制作过酸甜可口的糖葫芦,在糖衣凝结的脆响中品味老味道;结合二十四节气、寒衣节等传统节日时间节点,青少年提笔体验书法的笔墨韵味,静坐赏析传统晋剧的唱念做打。这些活动让青少年在亲身体验中品味传统文化,让文化基因在代代相传中焕发新的生命力。

  自项目启动以来,阳泉市城区义家亲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已成功策划并执行各类主题活动82场,直接参与的四类重点青少年达2000余人次,累计志愿服务时长超1000小时。这些数字背后,是一个个鲜活的青春故事,是一股股向善向上的社会暖流。

  “我们将继续深化共青团‘伙伴计划’的内涵,不断探索服务四类重点青少年的新路径、拓展服务覆盖面,引导青少年用脚步丈量城市发展的脉络,用智慧和汗水书写无悔的青春篇章,为建设更加和谐、美好的阳泉贡献源源不断的青春力量。”阳泉市城区义家亲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负责人梁泽龙说。(崔嘉栋?范佳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