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暑假,各社区“爱心托管班”内总是回荡着孩子们的欢声笑语。志愿者化身“暑期导师”,带领孩子们在艺术创作中触摸文明,在街头实践中感悟责任,在劳动成果展示时绽放笑靥。

  进入寒冬,各类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穿梭在楼宇间,帮老人们理发、向新就业群体送祝福、慰问困难群众……微光成炬,“志愿红”绘就阳泉最温暖底色。

  这是我市志愿服务的缩影。在阳泉,哪里有需要,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志愿者,志愿服务已成为一种新风尚。市委社会工作部成立以来,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践行志愿精神,创新打造“扩量、提质、增效”三维工作体系,系统化推进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深化志愿服务体制机制改革,全市志愿服务事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生动局面。

  筑牢人才基础?扩大人才队伍“蓄水池”

  人才是事业发展的基石。市委社会工作部坚持把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基础性工程,着力构建“考试—培训—实践”全链条培养体系。

  2024年3月,市委社会工作部联合市人社局印发《关于2024年度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考试相关工作的通知》,建立“市—县—乡”三级联动宣传机制,报考人员创历史新高。全市328人顺利通过2024年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考试,2名优秀考生入围高级社会工作师评审,实现阳泉市高级社会工作人才培育“零”的突破。

  创新工作机制?激发志愿服务“新动能”

  2024年9月24日,市委社会工作部联合矿区区委社会工作部开展了一场意义深远的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关于健全新时代志愿服务体系的意见》活动。活动现场,30余名志愿者向市民发放《关于健全新时代志愿服务体系的意见》《志愿服务条例》等宣传资料700余份。市民们纷纷表示,在以后的生活中,将更加积极践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提升全民志愿意识,营造“人人志愿”的良好氛围。

  市委社会工作部深刻把握新时代志愿服务发展规律,创新构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志愿者”工作机制,在全市选取31个社区先行先试,推出《阳泉市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与志愿者联动试点方案》,建立“需求清单—资源清单—项目清单”对接机制,特别是在市级社区经费中创新设立20%专项资金池,全年统筹资金78.04万元,探索“党建领航、社志融合、供需精准、互补共进”的阳泉志愿服务新模式,使社会工作人才及志愿者“人尽其才”,增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志愿服务质量水平不断提升的内生动力。

  深化品牌建设?打造志愿服务“强引擎”

  市委社会工作部着力培育“鸿雁”飞遍红色沃土、“晋心泉力”育心灵、“植爱滨东?以心暖‘新’”、“守护生命,救在身边”等优秀志愿服务项目,并在全省首届新时代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上斩获一等奖1个、二等奖2个和三等奖6个的优异成绩。

  其中“鸿雁”飞遍红色沃土志愿服务项目取得第一名的好成绩。该项目实施主体为矿区桥头街道段南沟社区“鸿雁”理论宣讲志愿服务队,项目自2017年启动以来,吸纳专家讲师、各级党代表、先进典型、身边榜样、文艺骨干等加入,深入大街小巷、千家万户,在宣讲党的创新理论、方针政策时收集社情民意,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及时解决辖区居民群众的心理困惑、急难愁盼问题,打通了基层理论宣讲“最后一公里”,凝聚起基层党员群众追梦奋斗的信心和力量。2017年至今,累计宣讲700余场,服务线上线下受众约90万人次。

  凝聚社会力量?厚植志愿服务“沃土”

  2025年3月5日,以“学雷锋?做志愿?服务改革建新功”为主题的阳泉市志愿服务系列活动在“阳泉记忆·1947”文化园启动,开展“泉志愿?新风尚”薪火相传座谈会,统筹全市资源,组织开展覆盖城乡、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活动通过“统分结合”的部署模式和“上下联动”的执行机制,形成了“市级示范引领、区县特色推进、社区精准服务”的生动局面,有效提升了市民的获得感与幸福感。

  城区印发《关于开展阳泉市城区2025年“志愿始于心?追‘锋’我先行”学雷锋志愿服务月系列活动的实施方案》,鼓励乡镇(街道)、村(社区)结合自身辖区实际与每月“‘5’来作贡献?便民服务日”活动,积极组织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大力倡导辖区党组织、单位、居民群众等各类群体主动参与,使“人人都是志愿者,人人当好志愿者”的理念深入人心、外化于行,进一步推动志愿服务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

  矿区各街道各部门聚焦居民多元化需求,创新服务模式,巧妙链接多方资源,延伸新时代文明实践触角,精心策划并推出一系列志愿服务项目,为群众幸福“加码”。

  阳泉高新区开展“爱满高新·志愿有我”志愿服务品牌发布仪式,进行了宣誓授旗仪式,志愿者代表庄严宣誓,部分获奖代表进行了精彩的路演和分享。他们通过PPT演示、访谈等形式,围绕文明创建、乡村振兴、社区治理、扶危济困等主题,用朴实的语言话身边人、讲身边事,现场观众深受感动,也激发了更多人参与志愿服务的热情。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市委社会工作部将继续创新体制机制,丰富服务内容,提升服务效能,打造具有阳泉特色的志愿服务品牌矩阵,为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建设宜居宜业幸福新城贡献志愿力量。在这片充满希望的热土上,“志愿红”正成为转型发展中最温暖的底色,谱写着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的壮丽篇章。(张子煜?翟秀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