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水浇灌收获,实干笃定前行。过去的一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全市组织系统凝心聚力、团结奋斗,推动组织工作高质量发展的一年。一年来,全市组织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和对山西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全国、全省、全市组织工作会议精神,紧扣市委“14510”总体思路和部署,深入实施“五能行动计划”,在大局大事中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全面提升干部支撑力、人才聚集力和组织保障力,奋力书写新时代阳泉组织工作新篇章。

  聚焦铸魂赋能 强化理论武装

  持之以恒夯实思想根基

  欲事立,须是心立。思想建设是党的基础性建设,思想建党、理论强党是百年大党永葆生机活力的关键所在。一年来,我市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持续加强党的创新理论武装,教育引导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牢记初心使命、自觉对标看齐,自觉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忠实实践者。

  主题教育取得扎实成效。第二批主题教育启动以来,全市组织系统坚持严实作风,强化分类指导,以高度政治自觉和强烈使命担当,一体推进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检视整改、建章立制各项措施,统筹推动全市561件民生实事、868个具体问题、17项专项整治任务全部办结见效,有效解决了一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累计修订工作制度1282项、出台政策举措442项,全市主题教育随机测评“全部好评”比例达99.81%,市级整改整治相关工作受到省委主题教育办通报表扬,主题教育抓出了高质量好效果。城区“坚持减负和赋能相结合,持续提升基层治理能力”经验做法被中央主题教育办发文推广,矿区践行“四下基层”、办好民生实事有关做法被《人民日报》报道,盂县“强化分类指导推进农村领域主题教育”经验在全省主题教育工作推进会上进行交流发言。一批“阳泉经验”得到央媒、省媒持续关注和宣传报道。

  党的创新理论武装持续增强。聚焦推动高质量转型发展中心任务,高质量举办市管县级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研讨班10期,培训县级干部940名。按照省委提出的“十二个重大问题”,示范举办学习贯彻“12+N”重大课题专题培训班13期,开展专业化能力提升培训37期,培训3500余人次。一年来,全市各级党组织共举办集中培训班805期,培训7.8万人次;开展“党课开讲啦”活动5600余次,榜样讲党课200余次,创建党员教育培训示范基地省级1个、市级16个。全面提升了党员领导干部的政治素质、知识水平和履职能力。

  红色领航战略成绩斐然。红色,是阳泉这座城市的底色,红色基因已经融入阳泉儿女的精神血脉。全市组织系统坚持项目牵引,强化专班调度,持续推进红色领航战略走深走实、落地见效。建成山西阳泉干部学院、“阳泉记忆·1947”文化园、百团大战抗战遗址“三大红色教育综合体”,阳泉市建市公园全面竣工并向广大市民开放,首批打造25个“五有”红色教育基地,组建“百人宣讲团”师资队伍,编纂《阳泉英模事迹选编》等高质量榜样教材,初步构建起“基地实训+资源配套+师资入库+课程定制”四维协同、共建共享的党员教育矩阵,将党性教育贯穿全过程、各领域,不断擦亮“中共创建第一城”金字招牌。

  聚焦选贤任能 树立鲜明导向

  培养造就过硬干部队伍

  治国之要,首在用人。选贤任能、选人用人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的关键性、根本性问题。一年来,全市组织部门认真落实新时代好干部标准,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五湖四海、任人唯贤,着力建强推动阳泉高质量转型发展的执政骨干队伍。

  树牢实干导向,坚持事业为上。进一步鲜明用人导向,切实将各领域扛硬活、打硬仗、有实绩的干部选拔出来、使用起来;加强干部政治素质日常考核考察,建立干部政治素质档案,真正把好选人用人第一关;大力开展年轻干部专题调研,建立近期可用和长期关注的优秀年轻干部数据库,持续做大挖深“蓄水池”。在全省率先建立并全面实施“1+N”考核制度体系,探索形成“指标四级分解、‘双轨’调度推动、定期监测预警、按月上报进展”的省考指标闭环管理机制,研究构建“11631”市考工作模式,考核的“指挥棒”作用更加彰显。我市1名公务员、1个公务员集体分别获全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称号,我市成为全省唯一一家个人和集体均受到国家和省级表彰的市。

  创优实践平台,提升干事本领。坚持“走出去”解放思想、“学先进”改革创新理念,选派2批33名干部到合肥招商引资一线跟班学习,促使干部开阔视野、解放思想、提升能力。结合省委援疆工作要求,选派3批21名干部人才进疆历练,练胆魄、磨意志、长才干,不断增强斗争精神和干事本领。高度重视优秀年轻干部的培养,综合运用“基层一线挂职、到先发地区跟班学习、政企交流挂职”等10种方式,有计划分批次地将年轻干部放到全市重点领域和吃劲岗位砥砺成才。抓实年轻干部实践锻炼相关做法在中组部《组工信息》上刊发推广。

  突出严管厚爱,激励担当作为。好干部是选出来的,也是练出来的,更是管出来的。严把干部调整人选审核关,严格执行“凡提四必”“双签字”制度,动态更新领导干部负面信息台账,有效防止干部“带病提拔”。综合运用“突击查”“清单检”“回头验”三种方式,开展选人用人专项检查,切实找准问题“症结”。完善干部担当作为激励和保护机制,贯彻落实“三个区分开来”,激励干部担当作为,使广大干部卸下包袱、轻装上阵。大力推进为干部澄清正名工作,积极稳妥使用受处理处分期满、仍积极肯干、符合选任条件的干部。

  聚焦人才聚能 精准靶向施策

  营造近悦远来良好生态

  人才,强国之根本、兴邦之大计。城市发展离不开人才,产业兴旺也离不开人才。一年来,全市组织系统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围绕阳泉经济社会高质量转型发展需要,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不断激发人才工作活力。

  多元化引才,构筑人才集聚新格局。坚持刚柔并济、以柔带刚,在“不求所有、但为所用”上下功夫,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柔性引才 推动阳泉高质量转型发展的实施办法》,持续增强政策供给的精准度和“含金量”,全年柔性引进人才(团队)279人(个)。建立“人才+项目”引进模式,创新建立挂职博士“项目领题”模式和“拜师带徒”机制,构建和完善以才育才新路径。先后举办高层次人才暨人才工作者培训班、引进人才国情省情市情研修班等专题培训班,累计培训各领域人才450余人。《向人才存量要发展质量 育用联动破解中小城市人才发展困境》被中国人才杂志社评为“2023年(第六届)全国人才工作创新最佳案例”。

  特色化育才,激发省校合作新动能。建好用好“12大基地”,对我市建立的279个基地、签订的203项合作协议实施台账式跟踪管理。开展“联企入校”和“高校博士阳泉服务”专项行动,42批党政领导干部带领208家企业223名企业家,走进清华大学等60余所知名高校洽谈项目、招引人才,开发大学生实习岗位2245个,接收省外来泉实习实训、红色教育和国情教育师生6717人次。建立政校企三方协作工作体系,“订单式”培育用好本土人才,深入开展科技特派员、农技人员入企进村等专项行动。开展“院士大讲堂”活动,植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洪德元以“科学家精神”为主题作主旨报告。举办第二届大学生乡村振兴(阳泉)建筑(闲置空间)创意设计大赛颁奖典礼等活动,吸引国内外270余所高校、570余支团队、9600余名师生走进阳泉、了解阳泉、推介阳泉。

  精准化留才,打造服务人才新生态。引进人才,只是第一步,留住人才,还要在细节上下功夫,努力让各类人才有归属感、幸福感、荣誉感。一年来,我市优化人才服务办事流程14条,在春节、中秋等传统节日,为172名在外人才和本地人才送上慰问品和慰问信。常态化开展青年人才联谊活动8次,为400余名青年人才成功“牵线搭桥”。提升“泉才卡”应用广度,推进“卡”“码”匹配,以“码”代“卡”,实现泉才服务数据化、信息化,精准化,做好高层次人才子女入学、家属安置、医疗保健等服务工作。举办阳泉市首批人才住房团购活动,累计打造“拎包入住”式人才公寓680余套,实现市县人才公寓“全覆盖”。加大创新创业平台建设力度,优化完善平台申报评审等流程机制,人才服务品质进一步提升。

  聚焦固本强能 壮实党建之基

  锻造坚强有力战斗堡垒

  治国安邦,重在基层;管党治党,重在基础。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一年来,全市组织系统聚焦强基固本、蓄势赋能,始终将组织路线服务政治路线融入抓基层打基础、联系服务群众的全过程,坚持以组织力提升为重点,抓基础、固根本、补短板、强弱项,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

  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效能全面提升。将“两改”“四全”“六提升”12项重点任务细化为58项举措分类落实落地。深入开展“百社联动 小区争星”基层党组织规范化建设活动,推行“评比定星、动态调整、表彰激励”管理模式,研发“邻里微光”微信小程序,基层治理模式不断创新。《山西省阳泉市:探索党建引领城市小区治理新模式》在《中国城市报》城市党建周刊刊发。城区上站街道“0353幸福列车”工作法入选全国社区治理十佳案例。推动全市物业服务市场化率达90%以上,创建“红色物业”示范点13个,全市156家物业企业、989个小区物管会(业委会)党建工作全覆盖。完善街道“两新”组织综合党委运行机制,建强用好商圈党建联盟等阵地,精准推进“一区一业一品”党建品牌培育工程,打造“红骑驿站”85个、“司机之家”42个,我市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经验在全省基层党建工作重点任务推进会上交流推广。机关、学校、公立医院、国企等各领域党组织建设不断加强,党的执政根基更加牢固。

  党建赋能乡村振兴效应持续放大。不断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全面推行村党组织书记星级化管理,持续开展农村党组织书记能力提升“长训班”。深入实施“雏雁精培”计划,做好“乡村振兴万人计划”后半篇文章。开展“4对1”结对帮带,到村工作大学生在项目建设、招商引资、信访维稳等一线快速成长。“乡村振兴·青春建功”专题实践、“我为乡村代言”等系列活动经验做法在全省乡村振兴“万人计划”现场推进会上进行交流。到村工作大学生投入人社服务“就近办”试点工作经验,在全省“强基层 建站点 就近办 优服务”专项行动试点推进会上交流。持续抓好乡村两级党组织书记抓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大比武”,巩固拓展“联村党委”抱团发展功能,村级集体经济不断壮大提质。平定县娘子关村、甘泉井村,郊区桃林沟村,城区河下村获评全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十佳村”“先进村”。郊区桃林沟村入选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产值超亿元村。平定县鹊山村案例入选第一批全国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村级典型案例。

  聚焦先锋释能 提升管理质效

  党员队伍活力充分迸发

  党员是党的“肌体细胞”,激发每个肌体细胞的活力,提高细胞质量、保持细胞健康,切实激发党员队伍活力,才能为经济社会高质量转型发展注入不竭动力。一年来,全市组织系统坚持把加强党员队伍建设作为基层党建工作的重中之重,采取务实举措发展壮大党员队伍,持续加强党员教育管理,为推动阳泉高质量转型发展锻造更加强大的先锋力量。

  党员队伍建设质量显著增强。实施“攀高”“扎根”“凝新”三大举措,着力把高层次人才、产业工人、农民、到村(社区)工作大学生、“三新”领域等各方面先进分子吸收进党内,为党组织输送更多高质量“新鲜血液”。推进精细化党员分类管理,针对在职党员、无职党员、老弱党员、退休党员、流动党员五种党员分类指导,精准施策,精准发挥不同类别党员的作用,着力把各领域各类型广大党员组织凝聚好,不断提高党员队伍建设质量,激发党组织的生机活力。特别是坚持问题导向,精准破解流动党员教育管理难题,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流动党员管理排查整顿,制定“两表两账”建立流动党员数据库,实施“跟踪式”管理。推动全市流动党员“双向报到、双向管理”,确保“离乡不离党、流动不流失”。

  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彰显。常态化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十万党员结对认亲”等活动,探索建立党员应急动员发挥作用机制,发挥好“两优一先”示范作用,推动全市党员争做时代先锋。结合主题教育,广泛开展建言献策活动,引领广大党员干部访民情、听民意、解民忧,积极建言献策,征集改进工作措施7511条。健全党员包联服务群众机制,推动解决各类难题3600余个,化解信访积案253个,“双报到”认领群众“微心愿”9623个、办结7665个。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提升。

  踏浪前行风正劲,奋楫扬帆启新程。新的一年,阳泉组织系统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和关于组织工作重要指示,全面落实党中央及省委、市委决策部署,实干奋进、勇担使命,以高质量组织工作服务保障高质量转型发展,为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阳泉实践提供坚强组织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