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河村的竹柳种植产业绿了乡村、美了环境,也让村民鼓起了钱袋子。晋向华摄

  9月11日,盂县秀水镇泥河村的一片油葵地里,沉甸甸的葵花盘垂下了头,几名工人在收割油葵。“这片地往年种玉米,今年公司种了油葵,明年开春这里将种50亩竹柳。”山西秀河种植有限公司负责人王亚旭说。

  站在油葵田边远望,到处是成片的竹柳林。秋风吹过,传来“沙沙沙”的声音。“竹柳是我们增收的希望。”在田间忙活的泥河村村民李有禄笑着说,“这几年,我家的地大多流转给了公司,每年的流转费和种玉米的收益差不多,我还在竹柳种植基地打工,每年能挣1万多块。”

  泥河村种植竹柳是秀水镇集中连片发展的特色产业之一。2018年,秀水镇将水神山路沿线的10个村(并村后为9个村)确定为集中连片发展区域,在集中开展人居环境整治的同时,因地制宜为每个村制定了特色产业发展规划。如今,这些村从原先的“脏乱差”变成了美丽乡村,尤其是一期建设的南庄片特色产业发展得有声有色,让大伙儿的生活更有奔头。

  产业多了,“青纱帐”变“多彩衣”

  远看像竹林,近观树干如竹、枝叶如柳,郁郁葱葱的竹柳林如一幅清新的图画。种植基地道路两侧的竹柳林中,不少人在嬉戏玩乐、拍照留念。“村里环境整治好了,竹柳林成了远近闻名的天然氧吧,吸引了不少市民前来‘打卡’,还有人在这里直播呢。”泥河村党支部书记李秋明自豪地说。

  以前,泥河村有村办煤矿,不少村民在煤矿工作,日子过得还不赖。前些年,随着煤炭企业的关闭整合,村里就业机会减少、发展动力不足,再加上长期的煤炭开采破坏了村里的环境,村子的发展一度停滞。

  “道路破烂不堪、垃圾遍地、污水横流。”泥河村村委会主任李林才说起当年的情景直摇头,“年轻人大多出门打工,住在村里的老人和妇女只能靠种地维持生计。”同在一道沟的上南庄村和下南庄村的情况也是如此。

  2018年,秀水镇开展人居环境集中连片整治,目的就是通过改变村庄环境,提振村民发展信心,为乡村发展注入活力。结合各村实际,秀水镇因地制宜制定了产业发展规划。中兰村、小横沟村交通区位优势明显,适宜发展仓储物流产业;上南庄村土地肥沃且有水源,可以发展大棚蔬菜种植;下南庄村引进种植树状月季,发展花卉种植产业;泥河村通过招商引资引进竹柳种植,今后将发展竹柳深加工产业;秦村、姜村、贺村、刘村紧邻盂县智慧双创园,适宜发展服务业。

  “集中连片整治不仅改善了环境,也为村里的产业发展带来了机遇。”秀水镇镇长王暾明说,“先期建设的南庄片发展势头尤为突出。”

  南庄片由泥河村、上南庄村、下南庄村三个村组成。如今,下南庄村建成了50亩花卉苗圃种植基地,采用先进技术栽培嫁接的树状月季,一株上可以开出不同颜色和形状的花朵。上南庄村建设了20个蔬菜大棚,出租给种植户,既增加了村集体收入,也为村民提供了就业岗位。泥河村流转村民土地种植了1200亩竹柳,去年开始对外销售绿化树苗,收益不断增加。

  “以前仅有泥河村的竹柳产业,现在各村产业多了,‘青纱帐’变成了红色、绿色、黄色的‘多彩衣’,成了村民增收的希望。”秀水镇副镇长李建伟说。

  技能多了,老农民变“新”工人

  今年71岁的下南庄村村民张建志在村里的花卉种植基地工作。种植基地离他家不远,走路十来分钟就到了,骑车的话只要五六分钟。“管护花卉活儿不重,除草、浇水、剪枝、施肥,对我来说也不难。”张建志对自己的工作很满意,“种了大半辈子地,没想到年龄大了还能在家门口当工人。”

  下南庄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王真厚介绍,树状月季种植前景较好,每株月季精心管护3年,树冠直径能有1~1.5米,售价1000~1500元。花卉基地的男工每天70元工资、女工每天60元工资,一年有半年时间在基地干活。“对于像我这样年龄偏大的人来说,在基地干活比种地收入多。” 张建志说。下南庄村有6名村民长期在种植基地工作,年龄最大的71岁,最小的也53岁了。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础。说起泥河村的发展,离不开67岁的村委会主任李林才。他是泥河村人,早些年在乡镇企业任总经理。就在准备退居二线时,泥河村干部群众写了联名信,希望他能回村带领村民发展。当时,他有高血压、高血糖,担心回村身体吃不消,就婉拒了。村民后来又推选他担任村委会主任。2009年,他带着村民的希望走马上任。面对脏乱差严重、民心不稳的泥河村,他自掏腰包带领村民整治环境、办实事,还试种过黄豆和药材天南星。最终,他找到了一个既能改变环境又能增收的项目——种植竹柳。引进的山西秀河种植有限公司流转了泥河村1200亩土地,每亩地种植约300株竹柳。“平均每亩地流转费400元。”李林才说,“2017年引进竹柳种植项目时,我们算了一笔账,种玉米每亩地的收益在300~500元,这和流转费基本持平。”

  竹柳种植高峰期,泥河村有120多名村民在基地干活,有12位村民长期在基地工作。今年48岁的张连英工作快4年了。前些年,她把家里的5亩地流转给了公司,每年获得1800元的流转费。“以前种玉米,刨去籽种、化肥、旋耕土地等费用,年景好时一亩地也不过能挣四五百块。”张连英掰着手指算起了账,“现在,我每年在基地干半年,一天的工资是60块,一年下来也能挣个七八千块钱。这不比种玉米强?”

  经过3年多发展,种植基地已经开始对外销售绿化苗木。“按照标准,每亩地种植竹柳约300株。我们加大了种植密度,竹柳苗生长两年后,部分竹柳可以作为绿化苗木销售。”王亚旭介绍说,“剩下的竹柳再生长5年,就可以采伐了。下一步,公司计划延伸产业链条,尝试发展深加工产业。”

  返乡多了,“争进城”变“回村热”

  9月11日,上南庄村的一处院子内传来阵阵电锯声。循声进入院子,几名工人正在装修厨房,村民王龙才在新建房屋一侧的菜地里摘菜。200多平方米的院子收拾得干干净净。

  “前些年,村里环境差,我们全家搬到了县城居住。”王龙才说。王龙才一直在县城工作,父母在老家生活。前些年,村里环境十分脏乱,垃圾遍地、污水横流,做饭取暖烟熏火燎。父母年纪大了,王龙才在县城买了房,把他们接过去住。

  “这几年村里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旱厕改成了卫生厕所,做饭取暖也用上了天然气,还通了公交车。我和父母商量着把村里的老房子拆掉重建。”王龙才说,“从村里开车六七分钟就能到工作单位,坐公交车到县城也就十几分钟,特别方便。这两年回村住的人不少。”

  “去年有4户人家回村居住,今年有3户。现在不少人琢磨着在村里创业就业。”上南庄村党支部书记聂国庆说。

  泥河村和下南庄村同样有不少人选择回村居住生活。这几天,下南庄村村民王建军忙着装修自家的小二楼。早些年,王建军就买下了这处院子,但一直没装修。王建军说:“那时候,村里到处是垃圾,煤矿也关闭了,上有老下有小,单靠种地没法维持生计。”为了多挣钱,他带着家人到县城打工生活,慢慢地在县城有了住处。“逢年过节或村里有事时才回来,所以一直没有装修房屋。”王建军说。从前年开始,王建军每次回家都能看到村里的变化,这让他有了回村的念头。“孩子们大了,该娶媳妇了。装修好房子,一家人住在村里,不比城里差。”王建军说。

  如今,泥河村、上南庄村、下南庄村在外居住的村民往村里跑得越来越勤。村容村貌变美了,特色产业为村子带来了勃勃生机,3个村琢磨着挖掘利用红面山旅游资源和竹柳种植基地的美丽景色,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增强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后劲,“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里会变成网红‘打卡’地”。(本报联合采访组)

  记者手记

  产业兴旺是振兴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产业是发展的根基,产业兴旺,乡亲们收入才能稳定增长。泥河村等水神山路沿线的几个村,在打造美丽乡村的过程中找到了适合自身发展的产业,给村子带来了生机活力,为村民找到了增收渠道,他们的乡村振兴之路生动践行着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

  “三农”发展,产业是基础。水神山路沿线的泥河村流转村民土地规模种竹柳,上南庄村建起蔬菜大棚,下南庄村建了花卉种植基地……这些产业,绿了乡村、美了环境,增加了就业岗位,鼓起了农民钱袋子,未来可期,让村民看到了乡村的未来和希望。

  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农村发展必须紧紧牵住产业发展这个“牛鼻子”,摒弃过去以“挖”为主的产业模式,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发展一批“特”“优”农业产业,带动村庄发展、农民致富,真正夯实振兴乡村的产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