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鹭
苍鹭
白鹭
东方大苇莺
黑鹳
黑水鸡
戴胜鸟
鸊鷉
黄苇鳽
部门参与:制度护航项目“打底”
“自然生态好,野生动物才愿意来阳泉‘安家’。”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说,“我们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实施生态筑基战略,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为野生动物‘安家’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
广袤的森林是野生动物的理想栖息地。对此,各级自然资源部门和林业部门一手抓生态修复,一手抓国土绿化,通过“两手抓”的方式,不断扩展阳泉“绿色版图”,改善自然生态。围绕生态修复,我市先后实施了京津冀周边及汾渭平原重点城市废弃露天矿山生态修复、盂县黄河流域及重点地区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治理、郊区生态保护修复治理等国家级、省级资金支持的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项目,以及涉煤涉矿工程毁坏土地恢复治理、高速高铁沿线生态修复等市、县级生态修复治理工程。围绕国土绿化,我市以“三北”工程、环京津冀生态安全屏障建设工程、阳泉市太行山生态保护和修复项目等国、省、市重点造林工程为统领,全力以赴完成全年造林目标任务。越来越绿的阳泉,让野生动物愿意奔赴。
建设自然生态环境,更得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如何利用现有资源,更好保护自然保护地?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组织召开阳泉市自然保护地进一步整合优化安排部署会,明确未来一段时间,我市将在现有整合优化自然保护地预案的基础上,进一步整合优化自然保护地——保留一批符合设立标准的自然保护地,归并一批功能相近、地域相连、管理可行的自然保护地,撤销一批未达标准、保护价值不高的自然保护地,从而建立科学合理、边界清晰、范围明了、管理规范的新型自然保护地体系,为野生动物更好生存奠定坚实基础。
此外,我市参照《山西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完善鸟类统计工作。目前,全市鸟类动物众多,其中不乏黑鹳、大鸨、秃鹫、猎隼、黄胸鹀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在政策的护航下,我市开展了一系列执法行动,有力打击和震慑了猎捕、交易、运输、食用野生动物等违法犯罪行为。矿区开展了打击危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违法犯罪联合行动,由自然资源部门牵头,联合公安、农业农村、市场监管等部门,对辖区内的农贸市场、药店、动物园等场所开展检查。城区开展了打击野生动物非法贸易专项行动,执法人员深入农贸市场、花鸟市场、药店、饭店等场所,重点检查是否存在非法出售、购买、利用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的行为。
科技支撑:强化监测与救治能力
政府部门积极行动,专业力量也发挥作用。一方面,我市加强科技“硬件”投入,为野生动物保护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另一方面,专业技术人员积极对野生动物开展救治工作,呵护它们健康成长。
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我市创新构建“网格化+信息化”管理模式,依托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无人机、红外相机、瞭望塔等,在重点林区、水源地等监测野生动物,为保护野生动物提供了科技支撑。比如,平定县林业局在张庄镇范家掌村区域设置了30余台红外相机,不仅监测到了华北豹,还准确定位到了其出现的具体位置。
华北豹是花豹生存于中国的亚种,因此又叫中国豹,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华北豹生活于森林、灌丛、湿地等环境中,其巢穴多筑于浓密树丛、灌丛或岩洞中。华北豹作为华北地区生态系统食物链顶端的捕食者,扮演着调节猎物种群、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角色,它的种群状况可以反映出当地生态系统的状况。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说,华北豹的出现,为我市自然生态变好开具了“证明信”。
科技感满满的“硬件”设施,为保护野生动物提供了助力。作为提供“软件”服务的专业技术人员也不落后,他们用专业和耐心呵护着野生动物健康成长。8月25日,在市野生动物救助中心,4只被林业部门、供电部门等合力救助的红隼幼鸟,正在叽叽喳喳“唱歌”。这些小家伙形似“小鹰”,有黑褐色横斑,萌态十足。离红隼幼鸟不远,同样获救的3只猫头鹰幼鸟正瞪着圆溜溜的眼睛,好奇地四处张望。
市野生动物救助中心饲养员郗继春介绍,红隼也被称为茶隼、红鹞子、黄燕,是隼科、隼属的小型猛禽之一。红隼栖息于山地和旷野中,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她和同事刚见到红隼幼鸟时,立即对鸟儿的健康情况进行了检查。如今,经过一段时间救治,红隼幼鸟已经恢复了健康。此外,工作人员初见猫头鹰时,猫头鹰无法站立、摇摇晃晃。工作人员猜测,可能因为近期刮风下雨较多,猫头鹰的窝破损了,因此掉落到地上。不过,经过工作人员精心喂养,猫头鹰已经恢复健康。据了解,从5月升级改造投入使用以来,市野生动物救助中心已经相继救助了10余只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国家“三有”保护动物等。
全民守护:野生动物“添丁进口”
保护自然生态和保护野生动物,离不开全民参与。对此,我市各级自然资源部门和林业部门以“世界野生动植物日”“国际爱鸟日”“爱鸟周”等为契机,通过设置宣传展板、发起网络倡议、悬挂宣传条幅等“线下+线上”的方式进行宣传,提高人们保护野生动物的自觉性。
平定县林业局相关负责人董峰介绍,连着几年春天,桃河平定乱流段、平定尚怡水库等,多次有白天鹅驻足。它们在水面轻盈展翅,追逐嬉戏。为更好地保护这些远道而来的“天空精灵”,平定县在尚怡水库、原坪水库、上冶头水库、桃河及绵河沿线等,设置了一块块有关鸟类保护的宣传展板。展板上详细介绍了鸟儿的种类、习性以及保护意义等,便于过往市民学习鸟类保护知识。
市规划展览馆相关负责人刘旭芳介绍,“爱鸟周”期间,馆里以“守护飞羽精灵,共建生态阳泉”为主题,举办了一场关于鸟类保护的讲座。讲座中,爱鸟人士郑丽君给大家介绍了不同鸟类的生活习性、阳泉常见鸟类、鸟类保护现状、非法捕鸟的危害等。讲座结束后,参加的小朋友充分发挥想象力,利用各色玉米粒制作出一只只“小鸟”,在实践中进一步加深了对鸟类的喜爱。“这次讲座不仅让小朋友学习到鸟类与自然环境的科学知识,更提高了他们爱鸟护鸟、保护环境的意识。”家长刘敏说。
努力终结硕果——越来越多的野生动物频频“现身”。它们为阳泉的自然生态答卷写下高分评价。
去年9月中旬,一群鸊鷉“现身”市城市中心公园。它们在水中畅游,憨态可掬的样子引得在公园里休闲散步的人们纷纷驻足观看。鸊鷉擅长游泳和潜水,是国家“三有”保护动物,常栖息于湖泊、水塘、水渠中。
今年4月中旬,市城市中心公园飞来了多只红嘴蓝鹊,吸引了不少“打鸟人”。红嘴蓝鹊体态优美,色彩艳丽,红色的嘴巴和爪子格外醒目,细长的尾羽如丝带般飘逸。在民间,红嘴蓝鹊代表吉祥健康和长寿,常被人们誉为“吉祥鸟”。
8月初,多只白鹭现身五渡湿地公园。它们白羽如雪,身姿灵动,一举一动尽显优雅。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白鹭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素有“水质状况监测师”的称号,对生存环境极为挑剔。良好的水质、丰富的食物来源、安全的栖息环境,是白鹭栖息繁衍的必要条件。白鹭选择到此栖息,与我市不断加强生态保护与修复密不可分。
8月中旬,黄苇鳽“现身”市城市中心公园。作为国家“三有”保护动物,黄苇鳽有着“鸟中长颈鹿”的美称。这种鸟嘴长、脚长、脖子长,长得十分有特点。“我是一名‘打鸟人’,经常在各县区拍摄鸟类。以前想要拍到鸟,靠的是运气;如今,已然是‘家常便饭’。”摄影爱好者何琼说。
绿水青山绘新篇,万类霜天竞自由。从“不常见”到频频“出镜”,阳泉的野生动物越来越多,阳泉的自然生态越来越好。张泉东/文?晋向华/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