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阳泉造纸厂门楼旧址

  解放战争时期,阳泉成为人民解放军东进西击、南下北上的战略支点。随着全国革命形势的变化,华北人民政府及一批军工、造纸、印刷等重要机关单位曾先后迁至阳泉。1948年6月,《人民日报》造纸厂就是从河北阜平县田子口村迁到阳泉市东营盘的。 

  《人民日报》阳泉造纸厂旧址,位于阳泉市城区新建路北侧东营盘社区,面积为162平方米,坐北朝南,建于民国时期。《人民日报》阳泉造纸厂门楼为砖式建筑,中间为门洞,两侧筑有照壁。门洞内两侧设有门岗房,岗亭四面有哨窗,可环视四周,充分显示了这一设施的军事护卫作用。 

  由于当时形势和保密需要,《人民日报》阳泉造纸厂即为“人民日报社”,对外称“阳泉市人民造纸厂”,一边造纸,一边印报,承担了从1948年6月15日至1949年3月间《人民日报》的出版印刷任务 

  人民日报阳泉造纸厂的前身《晋察冀日报》造纸厂,原有职工110人,后在阳泉招收60人,共170人。厂长杜庆云,河北平山县人,解放后曾任北京市邮政局书记兼局长;副厂长冷冰,解放后曾任中宣部副部长;作业组长卢瑞,河北平山县人,1949年4月厂子迁往北京时由组织决定留在阳泉,曾先后任阳泉矿务局四矿党总支干事、支部书记,阳泉矿务局三矿副矿长阳泉煤管局局长。这个厂迁到阳泉后规模扩大,人手不足,很快招收了一批新工人。当时招收工人的条件很严格,要求年龄必须满18周岁以上,文化程度在高小以上,贫下中农出身,主要社会关系中没有任何政治历史问题。经过严格审查才能招录 

  当时,造纸厂的生产设备简陋,生产方式艰苦,主要是几个大水泥池子和大水缸,把稻草、马莲草和回收的废书报、纸箱、麻绳等经浸泡蒸馏,放入马拉碾子的碾砣,由几匹马轮流作业辗压粉碎成浆,加入漂白化学材料漂洗成纸浆,放入水池,搅拌均匀,捞成湿纸,将其贴在火墙上烘干制成麻纸,质量不是很高,这些纸直接用来印报。印报的机器设备也很简陋,是手摇式印刷机,摇一下出一张,油墨深浅全靠印报人掌握。报纸印好后,由马拉着四个铁轮的车子拉到火车站附近的邮局分送各地。由于纸质比较粗劣,所以报纸印刷质量不高,但通过报纸发行,把党的主张革命的消息传遍四面八方。 

  当时生活条件比较艰苦,厂里干部职工同吃一样的食堂份饭。大家都是排队打饭,从不搞特殊。逢年过节,改善生活,大伙一起一个桌上吃“十大件”。工人生病,照顾吃病号饭,领导都要及时探望,干群关系非常融洽。此外,厂领导和工会组织非常重视思想政治工作,每周三学习开会,讲“革命工作”“为人民服务”、讲前形势和任务等等职工队伍凝聚力战斗力大大增强。 

  1949年4月,造纸厂及报社迁往北京,原有的老工人都随厂到了北京,剩下阳泉招进的60多名新工人交由阳泉市劳动调配所重新安排就业。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该建筑基本保存完整,东侧照壁被拆,门洞内建筑被改建为商业用房。现为东营盘社区居民进出通道,交通便利,摊点林立,是阳泉市区主要商业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