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泉市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阳泉市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阳泉调查队 

  20213月25日) 

    

  2020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按照省委“四为四高两同步”总体思路和要求,坚持 “项目为王”理念,深入开展“六晒六比”活动,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强力推动“六新”突破。全市经济运行克服疫情影响实现稳定增长,转型发展加快推进,人民福祉水平不断提高,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一、综   

  初步核算,全市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42.2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3.6%。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10.5亿元,增长3.5%;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334.4亿元,增长5.7%;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397.3亿元,增长1.7%;三次产业构成由20191.5:45.553.0调整为1.4:45.153.5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3.0%,其中食品烟酒价格上涨5.3%。商品零售价格上涨0.6% 

    

  全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21842人。转移农村劳动力8347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3.11% 

   二、农  

  全年农作物种植面积5.7万公顷,比上年增长2.9%。其中粮食种植面积5.5万公顷,增长2.9%;油料种植面积137.0公顷,下降7.9%;中草药种植面积577.4公顷,增长18.3%;蔬菜及食用菌种植面积0.1万公顷,下降1.0%。在粮食种植面积中,玉米种植面积4.6万公顷,增长3.4% 

  全年粮食总产量23.1万吨,增长11.2%。其中,夏粮0.09万吨;秋粮23.0万吨,增长10.7% 

   

  全年肉类总产量1.5万吨,增长23.5%。其中,猪肉产量1.1万吨,增长17.1%;牛肉产量0.04万吨,增长51.7%;羊肉产量0.05万吨,增长9.0%;禽肉产量0.3万吨,增长56.2%。牛奶产量0.3万吨,增长0.2%。禽蛋产量3.6万吨,下降20.0%。水产品产量531.0吨,下降25.1% 

  全年完成造林面积3.1千公顷,下降38.1%;其中,人工造林面积3.0千公顷,下降34.1% 

  年末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36.4万千瓦,比上年增长4.0%。机械耕地面积4.5万公顷,下降0.4%;机械播种面积4.6万公顷,下降1.7%;机械收获面积1.9万公顷,增长10.9%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87个,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1%。其中,煤炭行业增加值增长11.2%,非煤工业增加值下降3.2%。规模以上工业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6.1%,占全市工业增加值比重7.3% 

    

  全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原煤产量5657.3万吨,增长15.3 %;洗煤产量1636.7万吨,增长6.8%;发电量160.2亿千瓦时,下降1.2%;煤层气产量13.5亿立方米,下降1.7%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541.4亿元,下降7%;实现利税35.3亿元,下降50.9%;其中,实现利润总额-8.3亿元,同比减少34.6亿元。亏损企业63家,亏损面为33.7%;亏损额46.1亿元,增长50.2% 

   

  注:资产负债率比上年增长单位为百分点,成本、费用比上年增长单位为元。 

  全年全市建筑业实现增加值45.7亿元,增长4.3%。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共136家,同比增加23家,其中,一级企业9家,同比减少1家;二级企业37家,同比增加3家。资质以上建筑企业实现总产值119.7亿元,增长10.7%;签订合同额193.4亿元,增长4.0%。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91.7万平方米,下降10.3%;竣工面积52.1万平方米,增长218.4%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0%。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增长12.9%,民间投资增长3.5%  

  分登记注册类型看,内资企业投资增长10.1%;外商及港澳台商企业投资增长4.5%;个体经营投资下降36.6% 

  分构成看,建安工程投资增长22.4%,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下降13.3%,其他投资下降12.8%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增长24.4%。第二产业投资增长28.8%,其中,工业投资增长28.7%,工业投资中,企业技改投资增长18.3%;制造业投资增长28.5%;煤炭工业投资增长15.9%,非煤工业投资增长36.7%。第三产业投资下降5.0%,其中,基础设施投资下降21.0% 

  全年全市在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含房地产开发项目)705个。其中,总投资亿元以上项目263个,亿元以上项目完成投资增长20.8% 

   

  全年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27.0亿元,下降7.3%。其中:住宅投资20.8亿元,下降9.8%;商业营业用房投资2.4亿元,下降29.6% 

   

  全年保障性住房建设实际完成投资16.0亿元,棚户区改造住房基本建成2373套。 

  五、能   

  全年全市一次能源生产折标准煤4210.7万吨,增长14.6%,二次能源生产折标准煤323.59万吨,增长1.3% 

  主要耗能工业企业单位产品能源消耗有:吨原煤生产综合能耗5.75千克标准煤/吨,下降7.3%;炼焦工序单位能耗139.20千克标准煤/吨,下降1.8%;电厂火力发电标准煤耗317.23克标准煤/千瓦时,上升0.9%;单位电解铝综合能耗1684.48千克标准煤/吨,增长0.5%;吨水泥综合能耗77.44千克标准煤/吨,下降7.8% 

  全年全市全社会用电总量81.9亿千瓦时,下降1.1%。其中,第一产业用电0.4亿千瓦时,下降2.6%;第二产业用电60.8亿千瓦时,下降2.7%,其中工业用电59.8亿千瓦时,下降3.2%;第三产业用电12.8亿千瓦时,增长0.5%;城乡居民生活用电7.9亿千瓦时,增长10.5%。一、二、三产及城乡居民生活用电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分别为0.5%74.2%15.6%9.7% 

  六、服务业 

  全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397.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7%。其中,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59.4亿元,下降4.4%;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39.1亿元,增长2.1%;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13.4亿元,下降12.2%;金融业增加值53.9亿元,增长4.1%;房地产业增加值61.0亿元,增长5.3%;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53.6亿元,增长5.1%;非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116.6亿元,增长2.6%。全年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比上年增长2.5% 

    

  年末公路线路里程5716.8公里,比上年末增加21公里。全年铁路货运量4238.2万吨,下降1.9%,铁路客运量98.4万人,下降48.9%。 

  全市民用汽车保有量达到27万辆(包括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增长 6.2%,其中私人汽车24.1万辆,增长 6.7%。轿车保有量 16.6万辆,增长5.8%,其中私人轿车15.8万辆,增长6.4%。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90.4亿元,增长23.0%。其中,邮政业务总量4.0亿元,增长14.9%;电信业务总量86.4亿元,增长23.4%。移动电话用户达到164.5万户,其中4G移动电话用户年末达119.6万户。全市互联网接入用户达到51.6万户。 

  七、国内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90.4亿元,比上年下降6.3%。其中,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45.9亿元,下降7.7%;乡村消费品零售额44.5亿元,增长2.1% 

   

  

  

  八、对外经济 

  全年海关进出口总额21702万美元,比上年增长45.8%,其中,出口额8531万美元,增长12.2%;进口额13171万美元,增长80.8% 

    

  全年全市新设立外商企业3家;实际利用外资金额4782.2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47.0% 

   九、财政、金融和保险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56.9亿元,比上年下降0.8%。其中,税收收入34.3亿元,下降13.2%,国内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建税和契税共计完成税收28.2亿元,分别较上年下降10.1%、下降41.5%、增长3.5%、下降15.9%、下降9.7%和增长38.6%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54.2亿元,比上年增长16.6%。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增长13.6%,公共安全支出增长5.7%,教育支出增长0.5%,科学技术支出增长18.4%,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1.1%,卫生健康支出增长8.3%,节能环保支出增长40.9%,城乡社区支出增长27.6% 

  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877.6亿元,比年初增加141.0亿元。各项贷款余额1174.8亿元,比年初增加40.1亿元。 

   

  全年保费收入35.1亿元,同比下降1.7%。其中,寿险业务保费收入20.7亿元,下降3.6%;健康险和意外伤害险业务保费收入6.4亿元,增长1.9%;财产险业务保费收入8.0亿元,同比增长0.6%。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16.9亿元,同比增长50.8%。其中,寿险业务给付7.2亿元,增长255.0%;健康险和意外伤害险业务赔款及给付3.4亿元,增长9.3%;财产险业务赔款6.3亿元,增长4.6% 

  十、教育和科学技术 

  年末全市普通高等学校3所,全年农民实用技术培训3.8万人次。 

   

  全年全市专利申请量为893件,增长11.9%,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为197件,下降18.3%;全市专利授权量为665件,增长75%,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为35件,增长16.7%。万人有效发明专利量1.7/万人。 

  全年共签订各类技术合同202项,技术合同成交总额5.9亿元,下降28.5%。获得省级科学技术奖10项。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1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2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34家。高新技术企业数达到96家。 

   十一、文化旅游、卫生和体育 

  全市共有群众艺术馆、文化馆6个、艺术表演团体6个、公共图书馆6个。年末有线电视用户12.7万户。全年共发行《阳泉日报》582万份。 

  旅游统计口径显示,全年全市商业住宿设施共接待入境游客 47人次,同比下降99.3%;旅游总收入 120.3亿元,同比下降71.3%。 

  星级宾馆9个,其中五星级 1个,四星级3个。旅行社35个,其中经营出境旅游业务的2个。A级景区 15个,其中4A级 5个。 

   

  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含诊所、村卫生室)1539个,编制床位7443张。妇幼保健院(所、站)7个。全市卫生机构共有卫生技术人员11059人。 

  我市运动员在国内外重大比赛中获金、银、铜牌分别为13枚、7枚和7枚(包括非奥运项目比赛)。全市销售体育彩票1.03亿元,比上年减少0.27亿元 

  十二、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市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018元,增长4.3%,城镇常住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21919元,增长2.9%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510元,增长7.3%,农村常住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13154元,增长9.3% 

  城镇占调查总户数20%的低收入户人均可支配收入12576元,增长6.2%;农村占调查总户数20%的低收入户收入7884元,增长10.0% 

    

  年末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37.43万人,比上年增加1.68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46.80万人,比上年增加0.26万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38.57万人,与上年减少0.51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82.74万人,与上年增加0.05万人;参加工伤保险27.68万人,比上年增加0.76万人;参加失业保险26.80万人,与上年增加0.43万人;参加生育保险24.87万人,比上年减少0.51万人。 

  全市三区两县的最低工资标准:城区、矿区、郊区为1700元,平定县、盂县为1500元。 

  全年全市共有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对象2.48万人,比上年减少1907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3.42万人,比上年增加348人,城市特困供养人员150人,农村特困供养人员5823人,全年共发放最低保障资金3.5亿元,比上年增加0.05亿元。 

  年末全市共有救助站3个。共有各类提供住宿的社会服务机构28个,养老服务机构床位数3050张,各类福利院床位数350张,收养102人。城镇各种社区服务设施807个,其中综合性社区服务中心18个。全年销售福利彩票1.09亿元,筹集社会福利资金6163.1万元。 

  十三、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年末林地面积13.6万公顷,全市森林覆盖率达22.01% 

  2020年,市区大气环境质量达标天数256天,达标天数比例69.9%PM2.5平均浓度46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9.8%PM10平均浓度78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1.4%;空气质量综合指数5.32,同比下降8.4%。全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量分别同比下降6.6%1.5%0.8%2.8% 

  全年各类自然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5281万元;农作物受灾面积15109公顷,其中,绝收757.15公顷。 

  全年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11起,事故起数与上年持平;死亡13人,减少1人,同比下降7.14%。全年全市煤炭百万吨死亡率为0 

    

    

  注释: 

  1.本公报部分数据为初步统计数据。 

  2.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统计标准为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固定资产投资统计起点为计划总投资500万元;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是指年销售额2000万元及以上的批发企业和年销售额500万元及以上的零售企业 

  4.2020年开展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相关数据拟于2021年4月份发布,公报中不再单独发布人口相关数据。 

  5.根据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及有关制度规定,对2016-2019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数据进行了修订。 

   6.本公报所列增加、增长、减少、下降均系与上年比较。 

  7.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8.由于个别部门数据口径有调整,故与上年相比速度有变化。 

  9.粮食、畜禽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阳泉调查队,肉类总产量和禽蛋产量中不包括其他非主要畜禽产量。 

  10.有林地面积和森林覆盖率为2019年末数据,因林业部门实施新的森林覆盖率年度清查办法,该指标统计办法和口径发生了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