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是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全市上下锚定“14510”总体思路和部署,坚决落实党中央及省委市委决策部署,经济社会发展呈现新气象,体现新态势,取得了新进展,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一年来,全市上下毫不松懈抓好疫情防控,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勠力同心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继续落实稳增长各项部署要求,出台多项刺激消费的政策措施,不断提振消费信心,加快潜力释放,推动市场主体培育,消费市场韧性不断增强,呈现积极的稳步恢复态势。但全市消费品市场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短板,比如市场活力不足、龙头企业不强、潜力释放不够、县区发展不平衡等,2023年还需稳定发展预期,大力提振市场信心,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加快消费品市场稳定复苏。

  一、消费品市场运行总体情况

  (一)消费市场韧性增强,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2022年,在发展环境严峻复杂、经济下行压力大的背景下,我市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重要要求,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消费市场韧性不断增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超过全省平均水平,排位较上年前进了4个位次,成绩来之不易。全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324.52亿元,同比下降1.1%,增速较前三季度回落2.2个百分点,低于全国增速(-0.2%)0.9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增速(-2.4%)1.3个百分点,在全省排第7位。(详见图1,表1,表2)

?

   表1 ?2022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市情况?

  地市?

  核定总量(万元)?

  增速(%)?

  排位?

  山西省?

  75627306 ?

  -2.4 ?

  -?

  太原市?

  17613967 ?

  -6.0 ?

  11?

  大同市?

  7576735 ?

  -0.4 ?

  3?

  阳泉市?

  3245208 ?

  -1.1 ?

  7?

  长治市?

  6637353 ?

  -0.5 ?

  4?

  晋城市?

  5330833 ?

  -0.6 ?

  5?

  朔州市?

  3396214 ?

  -2.3 ?

  9?

  晋中市?

  6550177 ?

  -4.1 ?

  10?

  运城市?

  8096332 ?

  -2.0 ?

  8?

  忻州市?

  4385498 ?

  -0.8 ?

  6?

  临汾市?

  7541010 ?

  -0.3 ?

  2?

  吕梁市?

  5253979 ?

  -0.1 ?

  1?

  (二)城乡市场增速略有回落,但恢复力度有所增强

  从城乡消费品市场看,受到疫情防控的影响,城乡市场零售额增速略低,但是随着网络、物流等相关基础设施建设的逐步完善,消费环境不断改善,消费潜力不断释放,恢复力度明显增强。全年城镇消费品零售额完成271.57亿元,同比下降0.9%,增速较前三季度回落1.4个百分点;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完成52.95亿元,同比下降1.7%,增速较前三季度回落6.1个百分点。

  (三)商品零售稳定增长,对消费市场复苏贡献较大

  从消费形态看,商品零售消费复苏势头持续稳定,餐饮业受疫情影响比较严重,市场反映明显,增速回落较大。2022年,全市商品零售实现300.83亿元,同比增长2.8%,增速较前三季度回落3个百分点;餐饮收入实现23.69亿元,同比下降33.0%,增速较前三季度回升2.7个百分点。商品零售仍是我市消费品市场的主体,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92.7%。

2??2022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情况?

  指标名称?

  总量(万元)?

  增速(%)?

  四季度?

  全年?

  四季度?

  全年?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890038?

  3245208?

  -6.3?

  -1.1?

  按销售单位所在地分?

  ??

  ??

  ??

  ??

  ????1、城镇?

  740840 ?

  2715729 ?

  -4.5 ?

  -0.9 ?

  ????其中:城区?

  452480 ?

  1652754 ?

  -10.1 ?

  -3.3 ?

  ????2、乡村?

  149198 ?

  529478 ?

  -14.5 ?

  -1.7 ?

  ??按消费形态分?

  ??

  ??

  ??

  ??

  ????1、餐饮收入?

  66011 ?

  236941 ?

  -24.6 ?

  -33.0 ?

  ????2、商品零售?

  824027 ?

  3008267 ?

  -4.5 ?

  2.8 ?

  二、消费品市场运行主要亮点

  (一)限上消费增速虽出现明显波动,但排位全省靠前

  2022年,全市限上消费品市场呈现“总体稳健复苏、偶发较大震荡”特点,分月度增速来看,今年一季度,在精准防控的前提下,全市消费市场加速复苏,顺利实现开门红,2月份、3月份分别增长6.8%和8.5%,一季度累计增长11.9%。4月份,全省出现较大疫情,我市消费市场流通领域也受到冲击,当月增速下降21.9%,市委市政府精准施策,最短时间实现了“动态清零”,并出台了多项激活消费的政策措施,加快释放消费潜能,二季度累计增长6.8%。下半年,全市上下继续落实稳增长各项部署要求,不断提振消费信心,加快潜力释放,推动消费市场持续平稳增长,三季度累计增长7.1%。但是,11月份疫情蔓延,居民的生产生活受到严重影响,全市消费市场受到明显冲击,当月增速下降26.1%,为全年最低。12月份解封后,市场主体加快恢复生气,城市活力重新展现,当月增速回升至5.4%。1-12月份全市累计限上零售额实现71.62亿元,同比增长4.2%,高于全国增速(-1.2%)5.4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增速(-2.9%)7.1个百分点,在全省排第7位。(详见图2)

  

  (二)市场主体培育力度持续加强,新增单位贡献突出

  截止2022年12月,全市纳入联网直报的限额以上贸易业主体单位达到343家,全年增加82家,其中年报增加68家,月度增加14家,创下近年来最好成绩,表明我市应统尽统以及市场主体达限培育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新增限上单位贡献突出,全年新增的82家单位实现零售额6.54亿元,占全市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的9.1%,全年增长66.5%,拉动全市限上零售额增长3.4个百分点,为全市消费品市场稳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三)居民基本生活需求消费增势平稳

  从商品类别看,随着科学防控及多项促消费回暖举措的实施,全年全市限额以上单位大多数商品类别零售复苏明显,市场运行逐步好转。到年底,统计监测的20类限上商品零售类值中有近半数商品零售实现正增长,刚性消费需求逐步回暖,生活刚需类消费稳定增长,有力支撑消费品市场平稳恢复。从全市限额以上商品零售类值来看,吃(包括粮油食品类、饮料类和烟酒类)、穿(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用(日用品类)三大类居民基本生活刚需商品实现稳定增长。1-12月份,全市限额以上吃、穿、用三类实现零售额15.57亿元,同比增长5.3%,增速较上月增长0.1个百分点。

  具体来看,1-12月份,全市限额以上粮油、食品类商品实现零售额10.24亿元,同比增长12.0%,拉动全市限上零售额增长1.3个百分点,增速高于全省(5.4%)6.6个百分点。从重点企业看,阳泉华龙超市“粮油、食品类”增长6.8%,海山商贸股份有限公司“粮油、食品类”增长10.2%,阳泉宜购“粮油、食品类”增长17.8%,盂县凯通超市“粮油、食品类”增长41.9%。

  1-12月份,全市限额以上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商品实现零售额2.31亿元,同比下降13.6%,降幅比1-11月扩大5.6个百分点,下拉全市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增速0.5个百分点,增速低于全省(-13.2%)0.4个百分点。从重点企业看,北国商城“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下降11.7%,华联商厦“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下降18.7%,阳泉百纺“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下降67.7%,天利购物广场“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下降39.2%。

  1-12月份,全市限额以上日用品类商品实现零售额1.17亿元,同比下降4.0%,下拉全市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增速0.1个百分点,增速低于全省(0.8%)4.8个百分点。从重点企业看,沃尔玛“日用品类”下降12.7%,北国商城“日用品类”下降21.6%。

  (四)中西药品类商品实现高增长

  1-12月份,全市限额以上中西药品类商品实现零售额3.67亿元,同比增长21.2%,拉动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增长0.8个百分点。从重点企业看,滋生堂大药房增长31.8%,海诺大药房增长19.4%,国药山西国康阳泉公司增长33.1%,北京同仁堂阳泉公司增长12.9%,阳泉百济大药房有限公司增长4.9%。

  (五)汽车和石油制品类销售依然发挥“压舱石”作用

  1-12月份,占全市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比重为35.4%的汽车类商品实现零售额25.35亿元,同比增长3.6%,拉动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8个百分点,拉动力最强。从重点企业看,三江众星增长1.7%,恒瑞物贸增长13.4%,汇特汽车增长34.0%,致益汽车增长49.0%。

  1-12月份,占全市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比重为18.2%的石油及制品类商品实现零售额13.05亿元,同比增长9.8%,拉动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5个百分点。从重点企业看,中石化增长3.6%,中国供销石油增长27.8%,恒光石油增长8.7%。

  (六)互联网零售及通讯器材类持续旺销

  1-12月份,全市限额以上企业通过公共网络实现商品零售额0.51亿元,同比增长27.1%,拉动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增长0.1个百分点。从重点企业看,沃尔玛通过公共网络实现零售额增长47.7%。

  1-12月份,通讯器材类商品实现零售额1.99亿元,同比增长52.1%,拉动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增长0.9个百分点。从重点企业看,鸿鼎国中增长59.3%,广阳商贸增长47.7%,太和伟业增长181.6%。(详见表3)

表3 ?阳泉市2022年1-12月限上商品零售类值?

  指标名称?

  1-本月?

  累计增速?

  累计占比?

  拉动点?

  限上零售额?

  716203 ?

  4.2 ?

  100.0 ?

  4.2 ?

  ?餐饮收入合计?

  36080 ?

  7.8 ?

  5.0 ?

  0.4 ?

  ?商品零售合计?

  680123 ?

  4.0 ?

  95.0 ?

  3.8 ?

  ??其中: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销售?

  5065 ?

  27.1 ?

  0.7 ?

  0.1 ?

  ??粮油、食品类?

  102406 ?

  12.0 ?

  14.3 ?

  1.3 ?

  ??饮料类?

  5585 ?

  7.8 ?

  0.8 ?

  0.1 ?

  ??烟酒类?

  12769 ?

  4.6 ?

  1.8 ?

  0.1 ?

  ??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

  23158 ?

  -13.6 ?

  3.2 ?

  -0.5 ?

  ??化妆品类?

  3017 ?

  4.9 ?

  0.4 ?

  0.0 ?

  ??金银珠宝类?

  10535 ?

  -10.7 ?

  1.5 ?

  -0.2 ?

  ??日用品类?

  11742 ?

  -4.0 ?

  1.6 ?

  -0.1 ?

  ??五金、电料类?

  2610 ?

  -40.9 ?

  0.4 ?

  -0.3 ?

  ??体育、娱乐用品类?

  335 ?

  -13.4 ?

  0.0 ?

  0.0 ?

  ??书报杂志类?

  8594 ?

  -16.9 ?

  1.2 ?

  -0.1 ?

  ??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

  22953 ?

  8.1 ?

  3.2 ?

  0.2 ?

  ??中西药品类?

  36696 ?

  21.2 ?

  5.1 ?

  0.8 ?

  ??文化办公用品类?

  15659 ?

  -22.1 ?

  2.2 ?

  -0.6 ?

  ??家具类?

  226 ?

  -65.9 ?

  0.0 ?

  -0.1 ?

  ??通讯器材类?

  19862 ?

  52.1 ?

  2.8 ?

  0.9 ?

  ??石油及制品类?

  130515 ?

  9.8 ?

  18.2 ?

  1.5 ?

  ??建筑及装潢材料类?

  4231 ?

  -3.3 ?

  0.6 ?

  0.0 ?

  ??机电产品及设备类?

  2899 ?

  -14.4 ?

  0.4 ?

  -0.1 ?

  ??汽车类?

  253543 ?

  3.6 ?

  35.4 ?

  1.8 ?

  ??其他未列明商品类?

  12790 ?

  -30.8 ?

  1.8 ?

  -1.1 ?

  三、消费品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四行业增速均有回落,对服务业增加值影响较大

  2022年,全市批发业销售额同比下降14.8%,增速较三季度回落4.5个百分点;零售业销售额同比增长5.6%,增速较三季度回落1.5个百分点;住宿业营业额同比增长7.3%,增速较三季度回落0.5个百分点;餐饮业营业额同比下降3.2%,增速较三季度回落1.1个百分点。四行业完成情况均不乐观,难以对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增长形成有力支撑。

  (二)服装类商品销售持续低迷

  随着交通物流的日益便利以及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线上购物常态化,我市实体零售业受到网络购物等新兴消费业态和商业模式的冲击和分流,尤其服装类商品表现十分明显,竞争压力愈发凸显。从当月数据看,全市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已经从5月份开始连续下降7个月并处于负增长。12月当月同比下降28.7%,1-12月累计下降8.7%,下拉限上消费品零售额增速0.5个百分点。

  (三)升级类和奢侈品消费商品零售形势较差

  全年限额以上商品类值中,生活品质提升类消费明显受到制约,其中,体育娱乐用品类、书报杂志类、文化办公用品类和建筑装潢材料类分别较上年下降13.4%、16.9%、22.1%和3.3%,合计下拉全市限上消费品零售额增速0.7个百分点;奢侈品消费方面,金银珠宝类下降10.7%,下拉全市限上零售额增速0.2个百分点。

  (四)全市消费对汽车及石油的依赖持续加大

  汽车和石油的高速增长固然对全市消费市场带来积极的带动,但是长期依赖带来的隐患也应当引起重视。1-12月,全市限额以上汽车类和石油类商品零售额合计完成38.4亿元,占全市限上零售额比重达到53.6%,贡献率高达78.3%。可以预见,短期内很难有某个消费行业能够替代汽车及成品油的主导作用,因此,随着石油价格动荡回落,叠加汽车消费的增量疲软,都将给全市消费市场持续稳定增长带来巨大压力。

  (五)引领时尚风潮的新消费热点不足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不仅更加注重商品的品质,对服务消费的需求也更浓。城市商业综合体是以融合商业零售、餐饮、休闲养生、娱乐、文化、教育等多项城市主要功能活动,面向各类人群,提供综合服务的大型建筑综合体,是深受大众热棒的消费业态。我市目前仅有滨河新天地1家集超市、服装、餐饮、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城市商业综合体,远不能满足居民的一站式综合消费及高质量体验需求,同时在特色定位、业态组合、服务形态、布局方式等方面还需要注入新型零售或服务的元素,还存在吸引力有所下降的隐忧,居民潜在的消费张力外流严重。目前随着万达广场的顺利开业运营,加上奥特莱斯商圈的持续推进,未来阳泉的时尚消费应该会有明显提升。

  (六)各县(区)消费品市场运行差异较大

  从分县(区)情况看,2022年,城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2.77亿元,同比下降1.0%,矿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66亿元,同比下降5.0%,郊区区域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7.65亿元,同比增长0.5%,郊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86亿元,同比增长0.7%,高新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80亿元,同比增长0.3%,平定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0.13亿元,同比增长0.1%,盂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0.31亿元,同比下降1.2%。

  从1-12月限上零售额情况看,全市六个县(区)?发展不平衡,城区、郊区、高新区、平定县均实现正增长,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6.2%、1.6%、6.3%、12.4%;而矿区和盂县则分别下降3.6%、1.8%。增速最低的矿区和最高的平定县相差16个百分点。(详见表4)

表4 ?2022分县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及占比情况?  单位:元;%?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增速?

  占全市比重?

  限额以上零售额?

  增速?

   ??

  3245208??

  -1.1?

  —?

  716203 ?

  4.2 ?

   ??

  1227709?

  -1.0?

  37.8??

  271299 ?

  6.2 ?

   ??

  336597??

  -5.0?

  10.4??

  44171 ?

  -3.6 ?

  郊区区域?

  476528??

  0.5?

  14.7??

  297774 ?

  3.1 ?

  ??其中:郊 ??

  268568??

  0.7?

  8.3??

  201525 ?

  1.6 ?

  ????????高新区?

  207960??

  0.3?

  6.4??

  96248 ?

  6.3 ?

  平定县?

  601307??

  0.1?

  18.5??

  60637 ?

  12.4 ?

   ??

  603067??

  -1.2?

  18.6?

  42323 ?

  -1.8 ?

  四、促进消费品市场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持续发力做好达限入库工作,加强市场主体培育

  申报统计入库是首要最基础的工作。建议相关部门与各县区要持续高度重视贸易单位达限入库工作,积极向统计部门提供入库线索及相关材料,争取将符合条件的企业及个体户及时组织申报入库。要密切跟踪监测当年新开业单位和规模个体户入库,通过不断增加限上单位数量,扩大限上规模。还要加强大型企业培育力度,积极关注在库单位的培养壮大工作,落实各项减税降费政策,从产权保护、市场准入、资金要素等方面给予实实在在的支持,对政策执行情况要跟踪问效,确保落到实处。深化市场化改革,深入开展“市场主体提升年”活动,推动个转企、小升规,引导支持民营企业增总量、扩规模、提质效。

  (二)加速促进消费回暖升级,推动服务业提质增效

  随着疫情影响逐步消退,预计今年消费将逐步恢复。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以“促进消费回暖升级”为重点,加快推动服务业提质增效。要以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引,抓住消费回暖升级的机遇,全面激发消费潜力,推动服务业加快复苏发展。要抓住春节、元宵节等消费节点,开展促消费系列活动,促进消费回暖,推动服务业尽快实现“全线飘红”。不仅要聚焦“提升传统消费”,提高吃、穿等基本消费品质,实施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政策,出台商品房促销政策,促进家庭装修消费。而且要聚焦“培育新型消费”,发展信息消费、数字消费、绿色消费、无接触消费等新业态、新模式,拓展沉浸式、体验式、互动式消费场景,发展智慧超市、智慧商店、智慧餐厅等新零售。提升滨河、天桥、“万达—奥特莱斯”等重点商圈和特色街区服务功能,推进“一刻钟便民消费圈”、夜经济集聚区建设。关注批发业,推动华阳集团批发业企业回补缺口。

  (三)稳就业促增收,不断提高群众的消费实力

  经济发展是民生改善的物质基础,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提高群众的消费实力。要稳就业促增收,深入研究并采取有效措施,把经济复苏背景下的用人需求与群众的就业需要更好匹配起来,加大就业技能培训力度,抓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帮扶,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要持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全面落实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保险制度,不断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还要优教育强医疗,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要深入推进城市医疗集团和县域医疗卫生一体化改革,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推进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全面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加强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和应急能力建设,为人民群众提供更高品质的全生命周期卫生健康服务。通过各种政策举措不断把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为现实,让居民有能力消费,有信心消费,无后顾之忧消费,加快全市消费品市场强力复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