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阳泉市克服周边地区出现疫情的影响,在全力防控疫情传入的同时,致力抓好促消费政策的有效落实。前两个月,全市消费品市场比上年同期实现大幅增长,但剔除不可比因素,全面恢复市场活力仍需进一步努力。

  消费品市场运行总体情况 

  1-2月份,全市实现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9.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9.8%;2019年1-2月份增长1.1%,两年平均增长0.6%。(详见图1)   

    

  从经营单位所在地看,1-2月份,全市城镇实现消费品零售额6.8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9.9%,两年平均下降1%;乡村实现零售额2.44亿元,增长86.7%,两年平均增长5%。 

  从消费类型看,1-2月份,全市共实现限额以上商品零售8.9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9.2%,两年平均增长0.9%;实现限额以上餐饮收入0.34亿元,增长67.4%,两年平均下降10.7%。(详见表1) 

    

  二、消费品市场运行主要亮点 

  (一)除中西药品类,商品类别均实现了正增长 

  1-2月,全市限额以上企业统计的商品类别中新增了家具类,现共有20类商品19类实现正增长。其中4类商品增速超过100%,表现亮眼。1-2月金银珠宝类零售额0.1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2.6%,两年平均下降1.8%;文化办公用品类零售额0.29亿元,增长521.4%,两年平均增长94.4%;家具类零售额0.01亿元,增长100%;机电产品及设备类零售额0.07亿元,增长166.8%。此外,占据全市限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2%的汽车类延续去年的良好态势,增速达到了85.6%,两年平均下降1.2%。(详见表2) 

 

1-2月份,正值农历新年,受疫情影响,全国倡导居民就地过年,加上去年同期餐饮业基本全部关停,导致基数较小,今年餐饮业抓住时机,止跌回暖。1-2月份,全市限额以上餐饮业法人企业、个体经营户营业额比上年同期增长80.4%,两年平均下降3.6%,成为拉动市场消费的关键引擎。   (二)餐饮市场恢复性增长势头强劲 

 

  三、消费品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住宿业受疫情影响依然严重 

  1-2月,受周边地区突发疫情的影响,全市加强了防控措施,人员流动量减少,对住宿业酒店经营造成了一定影响,年会基本取消,留宿人员大幅减少,全市住宿业经营困难,1-2月营业额比上年同期下降7.8%,两年平均下降37%。 

  (二)商品类别结构不优,消费升级步伐缓慢 

  限额以上企业商品零售类值不平衡矛盾突出。商品类别主要集中于汽车类和石油及制品类这两大类,零售额占全市商品零售额的比重近50%,对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影响最大。一旦市场发生变化或政策调整,就会造成明显的市场波动,进而对全市消费市场产生影响。而其他类值如化妆品类、金银珠宝类、书报杂志类、文化办公用品类、通讯器材类等占比较低,表明全市居民消费仍然以生活必需品为主,提档升级步伐依然缓慢。 

  (三)电商分流的影响只增不减 

  电子商务的兴起,对实体零售产生了巨大的冲击,疫情后更是加剧了网购的快速发展,甚至以往基本在实体店进行购买的米面油等食品,也通过电商购买,还送货上门。给居民消费带来了明显的便利的同时,也对全市实体经营店造成了较大冲击。从限上商品零售额来看,1-2月全市通过网络实现的零售额为0.07亿元,仅占全部限上商品零售额的0.7%。电子商务外强内弱的发展现状导致全市网上零售长期处于“贸易逆差”的局面。 

  四、几点建议 

  (一)继续扩大促消费利好政策的落地落实 

  在做好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前提下,加强政策引导,促进复工复产、复商复市,抓紧消除市场抑制因素,促进消费回补和潜力释放,有效对冲疫情影响,提振经济。应当积极考虑在文旅、餐饮、汽车、家电等居民消费方面,推进更多利好政策落地,比如减税降费,或提供现金红包,或推出“消费券”,或设立“促销节”,鼓励市民大胆消费,以拉动经济增长。建议在推出促进消费政策时,相比电商平台的便利性,应更多的倾向于全市的贸易餐饮经营实体店或市场。 

  (二)完善农村消费基础设施,壮大农村消费规模  

  进一步完善农村消费基础设施,补齐农村消费短板弱项方面,提出完善农村流通体系,以扩大县域乡镇消费为抓手带动农村消费,加强县域乡镇商贸设施和到村物流站点建设等,形成较为完善的商品流通网络。同时加快网络、物流、人才培育等配套建设,发展农村电子商务,让广大农村地区可以实现“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进一步扩大消费品市场规模,形成城乡市场协调发展的局面。 

  (三)推动传统商贸企业转型升级,挖掘新消费增长点 

  积极组织传统商贸企业进行转型升级,引导传统实体零售企业发展线上平台,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推进大数据、人工智能、智慧物流等新技术在传统商业中的深度应用,提升消费购物体验,全面推进“新零售”发展。积极推动贸易企业与当前“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有机结合,结合旅游、文化、娱乐等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形成“文化+”、“旅游+”,积极引导居民消费提档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