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阳泉规模以上服务业分析报告 

  2018年开年,阳泉市规模以上服务业延续2017年四季度稳步增长的趋势,主要行业运行稳健,企业营业收入增速平稳,呈现良好开局。 

  一、 总体运行情况及特点 

  (一)企业运行平稳 

  20181-2月,全市规模以上在库服务业企业93家,参加汇总计算74家,74家企业实现营业收入5.01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5%,在统计的15个行业大类中,8个大类实现增长。传统服务业中的道路运输业营业收入小幅下降2.16%,现代服务业中的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实现69.4%的强劲增长,与消费息息相关的生活性服务业中的广播、电视、电影和录音制作业实现189%的爆发式增长。 

  (二)生产性服务业依然是规模以上服务业的主体 

  生产性服务业主要是为生产提供中间服务的服务业。在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中,生产性服务业(分别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单位数为55家,占全部企业数的74.3%1-2月份实现营业收入4.85亿元,占规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的比重为96.8%,同比增长4.26%。从全市经济发展的实际看,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仍然是推动服务业调整振兴、整体繁荣和促进二三产业互动融合发展的关键。 

    

 三)生活性服务业成为规模以上服务业新的增长点 

      1-2月,19家规模以上生活服务类行业合计实现营业收入1614.1万元,同比增长14.3%,虽然体量较小,但也正逐步成为规模以上服务业新的增长点,显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与民生相关的服务业实现较快发展,其中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增长14.09%,卫生业增长44.31%,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增长189% 

       

  (四)其他营利性服务业继续成为我市发展亮点 

  20171-2月我市规模以上服务业总体营收增速为5%,但作为参加GDP核算的其他营利性服务业实现了50%的强劲增长。       

  二、需要关注的问题 

  (一)部分行业和企业营业收入增长放缓 

  1-2月份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5.01亿元,同比增长5%,与20171-2月同期增速相比,下降了8.14个百分点。导致营业收入增长放缓的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传统的道路运输服务业营业收入下降。纳入联网直报的18家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57亿元,比去年同期下降2.16%,下拉全市规上服务业0.8个百分点。主要因素为个别龙头运输企业开年业务量比同期有较大回落影响所致。二是全市较大的服务业企业增速为负。比如营业收入排名第一的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山西有限公司阳泉分公司,在受到政策性取消手机长途漫游资费和同业竞争等因素的影响下,营业收入比同期下降10.37%,下拉全市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2.1个百分点。三是部分不达规模的服务业企业退出联网直报,但按统计制度规定要保留同期基数,进一步拉低了总体增幅。 

  (二)行业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 

  阳泉市规模以上服务业的内部结构还不尽合理,传统服务业仍占据主导地位,1-2月,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17亿元,占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总额的43.2%。新兴服务业所占比重依然偏低,和互联网相关的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专业技术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的营业收入合计9256.9万元,仅占18.4%。规模以上服务业结构仍需要不断的优化。 

  (三)服务业企业生存压力较大 

  一是经营成本高。在就业人数与去年大体相等的情况下,本年职工薪酬增加了20.33%,行业主要集中在运输业和专业技术服务业,前者主要为高危行业,后者为技术含量较高的行业。用工成本增加导致服务业企业经营成本上升,赢利空间减少。二是资金需求难以满足。我市大多数服务业企业对资金需求量较大,但由于多为轻资产企业,相对质押和抵押作为担保的条件不充分,造成融资困难。  

  三、2018年规模以上服务业发展形势展望 

  2018年,全市服务业发展有利与不利因素并存。从挑战看,一是外部经济下行压力仍然很大。从整体经济形势来看,服务业面临的外部环境没有明显改善,尽管采取了一系列稳增长的刺激政策,2017年以来经济也逐步企稳向好,但是经济下行的压力依然存在。二是阳泉虽然在2016年出台了《关于阳泉市进一步支持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措施》,明确了服务业发展方向、重点和保障措施,但对现代服务业发展还缺乏一套完整的扶持激励机制和办法。三是在总体上看,阳泉市服务业仍然以传统服务业为主,代表服务业发展方向,具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增长和低消耗、低污染特点的现代服务业占比低、门类少,尚处于起步阶段。 

  从面临的发展机遇看,2018年是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及初见成效之年,五大任务要取得实质性进展,在继续深入推进“三去一降一补”、实施积极有效的财政政策的机遇下,将促进相关服务业的发展。从宏观上看,党中央、国务院把发展服务业作为调结构、促转型的重要内容,摆在重要位置,山西省更是制定出台了《山西省支持现代服务业发展政策措施(2017年版)》,从服务业发展环境、提升服务水平、扩大社会有效供给等六个方面、107条细则积极推动服务业的发展。 “营改增”的全面实施,切实减税费降成本,为全省服务业发展将营造更为有利的发展环境。从阳泉市看,一是服务业发展的基础更为牢固。近年来阳泉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产业实力壮大,城镇规模扩大,人口日益集聚,为服务业发展打造了坚实基础。阳泉市城镇化率由2008年的58.48%提高到2017年的67.56%,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必将推动服务业的大发展、大繁荣。二是全市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带来发展良机。2017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581元,增长6.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963元,增长6.5%。城乡居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将促使人民群众追求更高水平的享受和更优质的服务,能够为服务业发展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创造巨大空间。三是阳泉毗邻河北,在国家构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同时,我市当前正处于千载难逢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阳泉市将可以充分利用京津冀地区央企、跨国公司总部集中优势,强化对重点区域、重点产业、重点企业、重要平台的对接,重点引进一批投资大、拉动作用强、对财政贡献大的项目,积极为承接京津冀产业、技术、资本、人才转移提供合作平台。这将为阳泉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的产业活力,将极大促进阳泉的经济增长与产业发展。 

  综合分析判断,2018年,阳泉市规模以上服务业将继续保持平稳增长的发展势头。 

  注:按照国家统计制度规定,2018年规模以上服务业1—2月汇总数据是进行一季度GDP核算的基础数据。